第五回 豆萁煎(1)

    第五回 豆萁煎(1) (第2/3页)

    “捉鱼儿”大会在即,巷陌市井四处可见身负利刃、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俱是赴会而来。沈泠衫转头向凌照虚道:“凌掌门,您请前走。”凌照虚应道:“是。”当即踏步上前,与沈、白二人相隔丈余的距离。三人也无需问路,只管随着人流,闲步而行。

    街市上药铺甚多,弥漫着浓馥的药材气味。沈泠衫见白衣雪一路面带惑色,微微一笑,说道:“江湖中人谈起唐门的毒药,无不闻之色变。其实毒药这种东西,世人总是存有一定的偏见。”

    白衣雪道:“哦?愿闻妹子道其详。”

    沈泠衫道:“世人说起药,总觉其可治病益寿,说起毒,心中则惧怕三分。《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说药物‘有毒’、‘无毒’之分,行医用药时,应‘有毒无毒,斟酌其宜。’”

    白衣雪道:“这个意思我明白,是说当视病情而用药,先从小剂量开始,病去须终止用药,病情未见好转,则须加大服用的剂量。”

    沈泠衫微笑道:“正是,但从药理上来说,药与毒其实并无二致。《内经》上说,‘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说,‘刺灸砭石,毒药所主。’毒与药原本不分,但凡辟邪安正之物,皆可称之为‘毒’。”

    白衣雪笑道:“是药三分毒。”

    沈泠衫道:“是。因此世间的药物,都有几分偏性,就看你如何对待它的这个偏性。偏性若是对证,是药而不是毒,倘若不对证,就是毒而不是药了。”

    白衣雪拍了拍后脑勺,道:“我明白了,唐门既是使毒的世家,其门下不乏深通药理之人,难怪唐家堡有这么多的药铺。既然药物可与毒物相提并论,那药物的治疗,岂不就是一个‘以毒攻毒’的过程?”

    沈泠衫道:“正是。世间万物,原本相生相克。相传太宗当年便是以‘牵机药’赐死了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留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血泪词。牵机药毒性虽强,若能对证,亦可起消肿定痛、通络散结之功效,这就是其药性。医家讲究以毒攻毒,以偏纠偏,正所谓‘化毒为药’、‘化害为利’。”

    白衣雪道:“‘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河豚肝、子、目、血虽然都含有剧毒,若烹饪得当,却是天下一等的美味。”

    沈泠衫笑道:“是,譬如蛇毒,既能害人,也能救人。不过凡事物终须讲究一个‘度’字。常言说,‘是药就有三分毒,行车走马三分险。’再好的美味,你若天天吃,只怕到后来也味同嚼蜡,远不如一碗白粥可口,再好的补药,倘若任意滥用,药石乱投,到时只怕无病也自伤身。”

    二人边走边谈,就听得前方人声鼎沸,绕过一街角,眼前陡然开阔,现出偌大的一处广场,场上摆了上百桌的酒席,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少说也有七八百人。唐门趋附者如此之众,白衣雪、沈泠衫见此声势,不禁暗感心惊,戒意顿生。

    走到近处,已有知客迎了上来。凌照虚递上请帖,那知客打开看了,笑道:“凌掌门,一路辛苦,您这边请!”将三人带至东首第二排的酒席坐下。桌上摆满各类瓜果小吃。

    那席位上已坐有五人,稍一闲叙,方知其中二人是横行于川东、甘南一带的剧盗,一人叫作彭褚,一人叫作晏崖柏,人称“川东双煞”。彭、晏二人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黑一白,相映成趣,模样令人忍俊不禁,其实俱是川东道上的狠辣角色。余下的三人,皆为川东双煞手下喽罗头目。

    “川东双煞”此番也是受唐门显宗宗主唐焯之邀而来,他们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