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桦树林里听故事(2)
第129章 桦树林里听故事(2) (第2/3页)
样,能吃能睡,高高兴兴看动画片,上厕所的时候要带小人书。总之,她保持着原来所有的习惯,好像根本不记得那次遭遇。
一年前拥有小卧室的岩鸽,似乎对重返父母的卧室不太满意,她几次要搬回自己的房间,都被父母拒绝了。岩鸽夜里有磨牙的毛病,大人们早就注意到,但如今睡在一起,磨牙的声音特别清晰,听起来有点毛骨悚然。其实,这些天睡不好觉的是两个大人。岩鸽虽然在睡觉的时候嘟嘟囔囔,可一睡下去,就一觉到天亮。她甚至改掉了半夜上厕所的习惯,懂得在入睡前就先去小便。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大班了,她觉得自己是个大孩子了。
事情过去了半个月,岩鸽没有任何异常的表现,父母基本放心了。可是有一天,他们看了一部纪实影片,讲一个童年经历恐怖事件的人,长大后会心理变态。他们又琢磨起来:孩子会不会是受到刺激过重,产生了强烈的抑制力?普通的惊吓容易引起现场反应,会叫,会闹,会哭。但是,遇到极端的恐怖事件,人的外表反而显得平静,要过一段时间才爆发。人们对于难以承受的现实,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甚至有意识的遗忘。但是,心理的问题不经过疏导,淤积得越久,就越严重。最后,可能导致精神失常、、、、、、
岩鸽的过分正常,就是异常的表现!夫妻两人下了结论。
怎么办?两人又开始惶恐不安,用异常的眼神打量着岩鸽。渐渐的,他们终于察觉到许多不对劲的地方:女儿玩过家家,总是让洋娃娃躺着,还在脸上蒙一块白手帕;女儿在院子里挖小土坑,把残破的玩具、小鸟的尸体埋起来;女儿看到了煺了毛的死鸡,显出害怕的神情、、、、、、这一切说明,女儿的内心深处,已经烙上了死亡的阴影。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欣慰,到底没有粗心地”结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两人又探讨着,如何引导岩鸽,让她正确地面对死亡。
先前的方式显然不行,一味的回避无济于事。首先,应该让岩鸽理解死亡,再让她从死亡的恐惧中走出来。岩鸽的父母充满了使命感,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于是,家里的氛围改变了。大人准备了许多素材,为岩鸽阐述死亡。电视上、图片里、媒体新闻上、、、、、、各式各样的死亡场景,摆在了岩鸽的面前。人的死、动物的死、甚至是植物的被砍伐,父母在一旁为岩鸽讲解,她听得似懂非懂。最后,家里的椅子被碰倒在地,岩鸽就叫嚷:“椅子死啦!”杯子、玻璃器皿摔碎了,她也眉开眼笑地宣布它们死亡。她本来是极为讨厌吃芹菜的,现在却一口塞进嘴里,恶狠狠地咀嚼,口齿不清地嘀咕着:“杀死菠菜!”岩鸽觉得死亡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令它“死亡”。她对自己掌握的新知识很满意,并且频繁地使用这个名词。
两个大人面面相觑,他们觉得岩鸽的兴奋表现,已经是变态的前兆,要尽快扭转她的观念,像正常人那样的思维。于是,他们向女儿灌输“死亡,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再也吃不到冰激凌;死亡,失去生命的物体就会腐烂,产生恐怖的病菌;死亡,使原本可爱的东西变得不可接近,面目可憎。为了让岩鸽感受到真实的场景,夫妻俩把养的宠物猫打死,血淋淋地让岩鸽看,还特意带着岩鸽跑到乡下,看屠夫们杀猪宰鸭,那些猪鸭惨叫着,渐渐地没有了呼吸。夫妻俩每次都说:”看吧,这就是死亡。我们要了解死亡。”
岩鸽害怕了,再也不愿意去那种杀戮的场合。她吓得感冒了,要打针,她哭啼着问护士:”我会不会死?“
有段时间,看不到某个熟悉的人,她就怀疑他已经死去,甚至在梦里,她也会哭着醒来,去找爸爸妈妈,担心他们会停止呼吸。看着岩鸽身上的变化,父母觉得她是在往正常的方向发展,这孩子,终于能够意识到死亡的恐怖了。接下来,夫妻俩诱导她把当时发生的情形说出来,觉得这样才彻底打开心结。想到那天的骇人的场面,两个大人都心有余悸。
“岩鸽,上回郊游你做了什么?”母亲问她。
“和爸爸妈妈玩。”岩鸽随口回答,眼睛盯着电视里播放的卡通片--《小猪佩琪》。
“还有呢?”父亲追问。
“还有?”她皱着眉头,想了一小会儿,欢快地叫了起来,“还有花,冰激凌。”
“还有呢?”母亲的神情很古怪,声音跟平常不太一样。
“还有吗?--想不起来了。”岩鸽皱眉思索,在父母的盯视下,她有点紧张。
两个大人相互对视,心里想到一块儿去了:看来,女儿是在故意回避。
“你、、、、、、在哪里睡觉了?”母亲提到关键问题,嗓音不由得升高起来。
只有在做错事的时候,母亲才用这种声调和她讲话。岩鸽的心“咯噔”一下,注意力从卡通片上转移过来。她怯怯地认真回忆:好像,还有一个小哥哥。小哥哥在睡觉,岩鸽也在睡觉。她又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呀?是不是她把冰激凌奶油滴在他身上,他生气了然后向父母告状?可他好像没有生气啊,她还摘了好多花送给他呢。一想起那些那些蓝色的小花,岩鸽就很开心,眼睛微微眯着,露出愉快的笑容。
“我和小哥哥一起睡觉,在有花的草丛里。”岩鸽得意地说。
“什么哥哥!那是一个死人!”父亲有些气急败坏,嗓门比母亲更高。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