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平定叛乱

    第十一章:平定叛乱 (第2/3页)

回莫府,他此时才得知两人居然和文帝走的那么近,宫中一战凶险万分,两人能上捡条命回来已是万幸,他没有过多追问,请了城内名医照顾了近一月有余,期间宫中太医也数次前来。两人总算恢复的还好,没落下什么病根。

    陈麟,顾旭塘,刘彦正,杨武叙及一众受伤的军士也都回各自宅院躺了一个多月。

    邹公公伤势最重,他为了抵挡王之愠,服下了红蚀丸,强行激发出潜力,透支了自己生命,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李嬷嬷从太后入土后,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两人本就师出同门,但多年分伺两主,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颇为清净过了一段时日。

    在这一个多月里,东越朝中发生巨变,内阁四辅,除了莫朴至外,其余三人都突然主动告老回乡。莫朴至被封为了首辅,内阁由他重组。而各部及京城军中要职,只要和王氏一族及康亲王有所关联的官员都被一一查办,不少寒门子弟则被逐一提拔,占据了近一半的重要职位。大批叛军党羽被打入刑部大牢,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批囚犯以谋反之罪被处死或流放。

    一段时间内,建业城中腥风血雨,待入冬后,朝局才趋于平稳。

    十月初九,早朝后,文帝递给莫朴至一份名单,让其召集名单上人员,他要在宫内宴请众人。莫朴至看到名单后,陈麟,萧承,杨武叙,顾旭塘,刘彦正,李玄梓,董云,莫不语,莫六,孙林,李嬷嬷,以及禁军,九门提督府,大内侍卫主要将领。出宫后,莫朴至九派人一一去了各府各营。

    夕阳西下,入冬后的夜黑的特别早,众人陆续进宫,来到宴请殿中,坐定后,文帝举杯,君臣颇为融洽,推杯换盏一番后,大多数人都隐隐有些醉意。

    文帝缓缓起身,邹公公快步上前,候在一侧。他伤愈后,就回到了文帝身边伺候。此刻文帝略带醉意,开口道:“仰仗各位及军士们用命,平定了王氏一族和康亲王叛乱,眼下乱党已除,众位皆是我东越栋梁,朕和内阁商定后,安排了一些封赏,还望诸位将来为东越尽心尽力。”

    话音一落,邹公公取出文书,底下众人即刻上前跪拜听封。

    陈麟,武平侯,进一等候爵位,统领城防军。

    杨武叙,任兵部参谋府参谋将军。

    萧承,任禁军统领,封卫戍将军。

    顾旭塘,九门提督府提督。

    刘彦正,大内侍卫大统领。

    李玄梓,钦天监监正加太卜。

    董云,兵部侍郎加后将军。

    莫不语,莫六,孙林三人入兵部参谋府任中郎将。

    李嬷嬷,封内宫尚正。

    其余将领也都一一封赏,邹公公言闭,众人同声谢恩,但当中几人却在暗自叹息。

    当夜,孙林随董云回了兵部,他原本打算伤好后就回去清谷,但伤好之后,却和莫不语,莫六混迹在了一起,建业城中繁华,几人兴趣相投,常结伴出游,一时也忘记了回谷。今日入宫,没有想到被封了中郎将,他不愿意被束缚,本在封赏后,即刻就要请辞,董云看出他的心思,按住了他。现在回到住所,孙林开口:“二师兄,我不愿做这中郎将,你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