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醉梦乾坤转 一觉入凡尘 序章

    第一卷 醉梦乾坤转 一觉入凡尘 序章 (第2/3页)

来,自言自语道:“像这般走法天亮也到不了山上啊。”正说着,黑暗的树林中传来悉悉挲挲的声响,一种奇怪的叫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数量似乎还不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殷馗心头一跳,脑海中一道白光闪过,心想:“莫不是豺狼山魈?当真如此可就凶险了。”他这时才开始懊悔自己做事如此不顾后果,平日里就是大胆惯了,才浑然不把危险当回事。

    他于是拔出宝剑全神戒备着,随时准备奋死一战,这些年从未像现在这么紧张过了。

    正当他精神紧绷,作好了最坏打算的时候,却见到前方亮起了一道光芒。

    殷馗顿时感到大为诧异,只见这道光芒照清了道路,而周围的怪叫声也停止了。他只想到这是山里的猎户在危难中过来援手,心中大为感激,于是便要上前好好感谢一番。但奇怪的是,只要他一向前靠近,光芒也随即往前移动,殷馗走它便走,殷馗停它便停,始终和他保持着一定距离,对于殷馗的呼喊也没有任何的反应。但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亮光只照耀往山上而去的路,他若向山下或四处走,光是不会跟来的,这么一来,似乎是有意将他引导到山顶去。

    这时也由不得殷馗多想了,原本他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到山顶观望天象,经历过刚才的危险,现在才想半途而废可不是大丈夫的所为。于是,他将剑插回了剑鞘中,昂首信步向山顶走去。

    殷馗由光指引,上山的路途变得不再那么艰辛了。他时不时地打量那道光,渐渐明白那是由一颗罕见的夜明珠所发出的。至于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夸张的明珠,殷馗对于这些珠石宝玉的见识就远不如对天上星辰了解得多了。就连他夫人用的也只是寻常的首饰,或许只有那些皇宫内院的皇后妃子们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可能会有这么大且这么亮的夜明珠存在了。

    再看那持珠人,虽然在这么明亮的珠子旁,却只能依稀看见他那佝偻的身影,看上去显得特别矮小,大概只有八九岁小童的高度而已。

    只见他右手高举着明珠,虽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行动却丝毫不受阻碍,举着明珠的那只手甚至都没怎么晃动过,可见此人身手多么敏捷了。

    来到山顶,持珠人便悄悄隐入林中不见了,殷馗始终不得见到他的面貌听到他一句回答。

    祭山顶上果然视野开阔,过去殷馗就经常登高观星,这高处景象绝非平野可比。

    相传古代帝王为了接触天神,便耗费巨资筑成高台。商纣时有鹿台,汉武时则有柏梁台。更有摘星楼,高到能揽月摘星,这当然只是比喻,但也由此可见产生这种错觉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上古时代洪灾肆虐,大禹治水有功得以接过舜的帝位。之后大禹建立了夏朝,划分天下为九州,而翼州便是帝都之所在,因此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有王气环绕,所谓欲成王事者,必取翼州为本,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既有王气,便可以通达天庭,古时帝王为求四方平安,筑高台以祭天,地点便在这祭山之上,但因年代久远,台以崩倒,仅存石廓。

    殷馗来到祭天台的遗迹前祈祷,心中暗祝道:“愿天现预兆以告世人。”

    一会后,只见云层翻动,东边天空出现一个云洞,周围的云像被一张巨口猛吸了一般,滚滚涌入云洞中,云消失的地方现出了一片朗朗夜空,真是皓月高挂,群星璀璨。

    殷馗大喜过望,朝天拜了三拜,只见此时的夜空星位更易,竟然出现了许多不曾有过的星宿。

    突然,有颗星宿化作流星向地上坠去,又过一会,更多的星宿向不同方位落下。这些流星大小各异明暗不一。

    殷馗正惊叹间,云层却又开始收拢起来了,朦胧的夜空中,隐隐现出一颗昏黄的巨星,这颗巨星渐渐向月亮靠拢,并最终完全遮挡住了月亮,月光透过巨星,竟转为殷红如血般的颜色,说不出的诡异可怖,这诡异的颜色出现没多久天地间就变得一片漆黑了,这情形就如天狗食月般。

    再过一会,一切恢复原来的样子,云层完全盖住了夜空,什么也看不到了。

    殷馗闭目沉思,良久无语。

    这时他突然听到了身后有轻细的说话声,几个人正鬼鬼祟祟地躲在一棵树后议论着什么。他以为又是那些饥不择食的流浪者,于是便对着那儿大声喊道:“是什么人?出来!”

    只见几个人在他的喊声下畏畏颤颤地走了出来,竟都是些七十左右的老人。殷馗对他们问道:“几位年纪这般大了,为何深夜还在此荒山之中?”老人们答道:“实不相瞒,我等本是附近于乡人,这些个年头民无宁日,像我等上了岁数的老人干不了多少活,在家中便是负担,于是我等几人一商议,与其拖累全家不如躲进山中听天由命。幸好天无绝人之路,这山中野菌野果倒还不少,没饿死咱们,就只是天冷的时候难挨了点。”

    殷馗看他们的穿着,一身又薄又破的衣服根本无法御寒,体会到那简单的言语中其实蕴含无数辛酸与苦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