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起源与由来

    第十一章 起源与由来 (第2/3页)

们实在走不动,最终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选择留在上哇村落脚。

    当初落脚时,这里还不叫上哇村,周围仅有零星几户人家,里正都是这几户人家轮流兼任,连个正经村名都没有。

    当时的里正姓唐,是一个十分聪明且有远见的小老头,在赵福祥这些儿逃难的人没来之前,他已经在这担任了五年里正。

    唐里正也是明白他们住的这块地方风水好,太打眼。

    即使他做主,不收留眼下这些儿逃难的人,这里也会被后来居上的其他有野心的人据为己有。

    毕竟那个时代,活不下去跑来逃难的人太多,谁也不能保证人群里不出现几个心狠手辣的头头。

    也是为了自家人的安全,当时的唐里正和村里的老人们商量了几句,便拍板做主,直接收留了赵福祥他们这些儿逃难来的青壮年。

    收留他们也是有条件的,他们这些儿青壮年并入进来的话,便不能仗着己方势大抢夺周围已经有主的风水宝地。

    同时,如果这个村子受到了其他流民的攻击时,他们这些儿并入村子的青壮年,也要出手共同保卫整个村庄。

    赵福祥他们付出代价,与之相对,他们自然也可以拿到和土著村民相同的利益,比如周围那一片没有主的肥沃田地。

    有了田地作为保障,唐里正提出来的这些儿要求对逃难来的赵福祥他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跟着之后,赵福祥这些儿流民,便派了几个代表和村里的唐里正一起,去到了就近的县城衙门,办理了当地户籍。

    当时他们这片地方还是属于前朝朝廷的地盘,他们这些儿流民要想合理的留下来生活,就需要按人头数去衙门办理可证明的凭证,也就是要上户籍,成为这里的正经村民。

    一般情况下,对外地人来说办理其他地方的户籍确实困难。

    但谁让当时情况乱呢。

    当时那个时候,朝廷正忙着提防外敌,周围局势不稳,大家都是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对逃过来的难民,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总之,来一个算一个,能赚一分是一分。

    想留下可以,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这地方能坚持多久,只要将来变流民的时候,别后悔就行。

    就这样,在几方的默认下,赵福祥他们这一波难民不仅成功的留了下来,每个人还都领了凭证。

    甚至办理单独的户籍户主的男人们,还能额外得到上哇村一块一亩半的宅基地用来建房生存。

    至于为什么会给一亩半的宅基地用来建房,其一是因为当时周围的空地确实多,漫山遍野除了地就是地,其二则是没人认为在当时那种征伐不断的大环境下,这些儿地能留得住,包括领他们上户籍的唐里正。

    要知道,唐里正最初的心思不过是想招揽这些儿青壮年流民,做两手准备,能一直生活固然好,如果不能,将来他们逃难时,还可以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减少独自上路的危险性。

    但谁成想,阴差阳错。

    接下来的几十年,哪怕当时他们所在的朝廷都被灭了,他们这里都没有再次打起来。

    对他们来说,就只是单纯的换了个县令,然后换一个朝廷继续交税生活而已。

    依托于周围的地势变化,他们早先儿得到的地不仅被留住了,还发展的越来越好,简直就是一波肥的典型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