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第3/3页)

引着主角;莫晴雨代表真实可感却又令人放不下的现实,却一直被忽略。从这个角度看去,似乎那些表现曾惊鸿“渣”品质的情节,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他不是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而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难以取舍。莫晴雨向他告白时,他舍不得自己的梦想;沈云要带他在梦里徜徉时,他又老放不下现实。我想,大多数有梦想的人,几乎都要经历这样一段艰难挣扎的青葱岁月。一如那句歌词里唱的,理想总是诱惑着年轻的朋友,同时也只有理想在支撑着那些麻木的血肉。

    所以结局“梦魇的轮回”也就有了意义。不是曾惊鸿救回梦魇中的沈云,而是他要救回自己的梦想,救回自己已经快要沉沦的心。作者希望他真正地达到中庸,即能与自己的现实和解,又能坚持自己的初心。当我们做不了英雄的时候,总也该脚踏大地,再来仰望星空吧。

    何况,现实和梦想就算是统一对立的,那也是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矛盾体呀。当梦与现实交织,谁又能分清哪个是梦,哪个是现实呢。

    恐怕写到最后,作者自己也分不清了。也许,一直上赶着追求曾惊鸿的莫晴雨才是一个梦,那次山洞前偶遇的沈云才是现实里的呢。

    至于整个故事的动因是什么,可能作者自己也不知道。比如,你要写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恋”这样的故事,那么故事能够形成的契机就是“穿越”,因为发生了穿越,所以才能发生穿越时空的爱恋。

    也就是故事到底的样子是怎么样运转的,由什么因得什么果的问题。

    是“前生今世论”,是“梦与现实交织论”,还是“书里的情节渗透进了现实”论?应该说当初开始构思它时的初心是什么,本人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但到了后面,作者觉得也没那么重要了,我只是借一个躯壳表达一个思想,思想能够表达出来,而躯壳到底有几个分身,其中哪一个才是真的,已经不太被在意了。

    因为已经把它写成了这个样子,所以还是让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看吧。作者希望写出可以从多角度解读和开放式的结尾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理解。

    或许,简单一点,就如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它就是一个简单的交错时空下发生的通梦,从而引发的男女主人公的邂逅。

    或许再复杂一点,前半部分表现出来的是男主的梦境,后半部分隐喻它就是平凡而怀揣“作家梦”的莫晴雨写得一本名叫《好梦频惊》的小说的内容呢。

    又或许,这些都不是。这既不是什么严苛的现实,也不是什么荒诞奇幻的梦,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普通而又平凡的Loser,在一次无意的碰撞时偶得的人生三大错觉之一的“她可能喜欢我”的既视感下,展开的一次漫长而无聊的意淫呢。

    毕竟……哼,男人嘛!

    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