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大一统丰臣志天下,备征伐秀吉总动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回:大一统丰臣志天下,备征伐秀吉总动 (第1/3页)

    万历十九年,正是日本同时期天正十九年,丰臣秀吉继承前主公织田信长遗志一统日本六十六国,终结了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战国乱世。丰臣秀吉出身低微,样貌类似山猴,家境贫苦,原名木下藤吉郎。在跟随织田信长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及机智敏锐逐渐成了一方大将遂改名秀吉,后崇拜织田老将柴田胜家与丹羽长秀,则改姓为羽柴。

    织田信长死后,秀吉逐渐将织田家势力尽握在手,依靠其狡诈的头脑,非凡的外交手腕以及不拘一格的处世方式完成了一统日本的百年壮举,其本欲效仿前人就任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但因其出身低微并非平氏及源氏后裔,无法担任幕府将军。故退而求其次,威逼公卿五摄家之一的前关白近卫前久认自己为义子得姓近卫,并要求天皇赐姓丰臣,使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就任关白一职,即宰相。

    此时金碧辉煌的大阪城内,丰臣秀吉与其妻宁宁独处天守阁一望天下,志得意满的表情中转眼间一显忧愁。宁宁不解,秀吉答道:“俺丰臣氏无可靠亲族,无谱代家臣,外样大名无论如何削弱,也非旗本能完全制衡。德川、毛利、岛津、上杉、伊达这些大名们终是俺丰臣家之心腹大患,不论是织田家的旧部还是跟随俺的旗本武士,他们战功赫赫,日本六十六国百余城怎么分也难以满足,久必生乱。”

    宁宁深知秀吉思路敏捷,便问其意欲如何?秀吉遥望天边若有所思,借着月光之下眼神逐渐明亮:“千里波涛之外有神州大唐,富足广袤,可一举解俺心中忧虑。”

    宁宁听后大惊失色,责问秀吉怎能做此痴心妄想。秀吉不悦,转身说到:“俺终结乱世,立下千古功业,乃是神明护佑!赐我神兵令俺布德化于四方!大唐腐朽,俺即让大名、旗本去征服去厮杀,既满足他们的欲望也削弱他们的实力,最终只有我丰臣立于天下,坐拥四海,太平盛世,大家就不会再像俺小时候那样穷苦了,但在此之前,俺还尚需探查几人心意。”秀吉的手舞足蹈以及言语间庄严、俏皮与阴沉的转换总令宁宁心神不安。

    次日,秀吉于大阪城内的黄金茶屋召见了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丰臣秀次五人。五人各自落座,秀吉开口道:“自乱世结束之后,天下太平,时至今日才跟诸位一起饮上一杯茶。我们都曾在战场上一较高下,所幸各位都是心怀天下之人,不然连今日一起饮茶的机缘都没有了。”

    德川家康随即举杯:“关白神明转世,所到之处望风披靡,我等有幸最后跟随了关白见证了这一盛世,此生已无遗憾。”众人饮茶相笑。

    秀吉又道:“明国,诸位了解多少?”

    前田利家思考片刻后答:“自宋之后,已有至少三百年未曾遣使,又值百年战乱,民间也只有极少数人往来贸易,知之甚少。”

    小早川隆景补充道:“多数仍为浪人沿海劫掠而已,早年听闻明国沿海几无防备,来去自如。三十年前明国方集中军力鏖战数年方休。”

    毛利辉元疑惑不解,向秀吉问道“关白大人今日所问,莫非是想效仿遣唐使,遣使赴明?”

    秀吉拍掌大笑:“辉元,你只说对了一部分。俺是要派人去,但不是派遣使者,而是派遣军队!俺不是去交流,而是要去征服!俺要你们去明国创建更大的功业,征服更多的土地,归于天照大神的护佑之下,这些也只有你们才能做到。”话音刚落,秀吉便环顾周围,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只见毛利辉元与小早川隆景面露难色,似有不愿,而德川家康则似笑非笑,面容与往常一样保持着从容。至于前田利家和丰臣秀次,秀吉并不在意,利家乃心腹,秀次为养子,对秀吉一向是忠心耿耿。

    前田利家此时进言道:“若真如小早川所言,可见明国武备松弛,但其为千年大国,尚需多方探听虚实,且征伐明国必借道朝鲜,朝鲜已然回绝我们,烧毁国书,回复傲慢,正是绝佳借口。欲攻明国不备必一举先下朝鲜,如此则我方需妥善筹划方能万无一失。”

    德川家康进言:“征伐明国,无论如何,首在朝鲜,一方面我等着手备战,同时向朝鲜派遣细作探听两国虚实,再斟酌军略为好。在下以为,朝鲜承平日久,兵民必然松懈,而关白麾下武士皆乃血火锤炼,身经百战。若探查得当果真如此,必趁其不备一举攻克,恃强凌弱,速战速决,以水军封锁沿海输送兵员,水陆并进,不予其喘息之机。”

    秀吉大悦:“二位所言极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小早川,你智勇无双,久经战阵威名远扬,此次你依然出阵;辉元,你也出阵,年纪尚轻更该去建立功勋,做毛利家督可不要辱没了你祖父毛利元就的智将之名啊;利家和家康,你们就不要和年轻人一起争了,随俺坐镇国内,除了政事之外,北条在关东的残余势力还需家康多费心”众人领命而去,惟丰臣秀次单独向秀吉询问:“父亲,德川家康您一直深为忌惮,此次征明为何不让他出阵呢?”

    秀吉答道:“小早川和毛利之所以不愿意,乃是因为出征明国胜则大行分封,他们的优势和权势便难比往日,若败则一无所有。正因如此他们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武士、大名必须出阵。而德川家康,还是在被密切关注为好,征明必胜,岂能让他再去建立功勋!等战争结束再处置不迟。”

    德川家康离开后去拜访了天台宗僧正天海大师。这位僧侣于天正十七年与德川家康相识,之后便一直被德川家康所倚重。天海见德川家康面带焦急,便合掌问道:“家康大人英雄一世,征战数十年,理应早已看淡世俗杂事,何故如此焦急?”

    德川家康答道:“关白欲征伐朝鲜、明国,胜败难料,我不知该何以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