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移分朝世子险获罪,辽东军首战败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回:移分朝世子险获罪,辽东军首战败 (第1/3页)

    移分朝世子险获罪,辽东军首战败平壤

    万历二十年七月,辽东参将戴朝弁及游击将军史儒领兵率先过鸭绿江抵达朝鲜,朝鲜兵曹判书李恒福闻知急忙赶去迎接。李恒福连番请求明军立刻南下驱逐倭寇,戴朝弁则坚持需等待全军集结方可动身。戴朝弁说道:“次梯队参将郭梦征、游击将军王守官所部已经开拔,副总镇也尚未抵达,我军不可轻举妄动,大明军纪森严,多有不便,还请兵判多加体谅。”

    李恒福急不可耐,力劝明将:“战机转瞬即逝,王上日夜盼望诸位前来助援,倭寇疲惫,立足未稳,天兵一到,定能旗开得胜。”游击将军史儒则问道:“军令如山,我等只听从主将号令,此战末将并未听闻需尊听朝鲜指挥,恕兵判之言末将等不能遵从。”

    李恒福听到不能听从朝鲜指挥,心感不安:“天兵助剿,朝鲜为东道,对倭寇情事及地形险要多有掌握,理应由朝鲜主导战事才是。”

    戴朝弁则说:“恕末将直言,朝鲜为藩国,既请上国援救,也当事事请示。且末将听闻朝鲜至今仍难以判断倭寇兵力,粮食短缺,叫末将怎能贸然出击呢?”

    游击将军史儒也说道:“而且朝鲜官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十不存一,依末将看来贵国才是助剿吧。”李恒福遂沉默不语。

    隔日,参将郭梦征、游击将军王守官及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部陆续抵达朝鲜与戴朝弁、史儒会合,辽东兵共计出兵两千三百四十八人,战马两千六百二十二匹,携大小火炮三十余门,辽东总部杨绍勋于九连城驻扎总理后勤调度。

    朝鲜方面府院君柳成龙、都元帅金命元奉命劳军。金命元依照礼节先行谢道:“久旱逢甘霖,上国援救之恩永世难忘。”祖承训抱拳回礼:“都元帅言重了,朝鲜乃兄弟之国,兄弟有难哪有不救之理,本将定全力以赴,此次先行攻克平壤,安定朝鲜军民之心。”

    金命元说道:“各位人马劳顿,应当休整数日,养精蓄锐,我主上殿下应该还要宴请将军。”祖承训则婉拒:“我军稍作休息即可,请转告殿下,多谢美意,但本将此番来仅为痛饮倭寇之血,宴会还是留在平壤召开为好。”

    柳成龙见祖承训慷慨激昂,但自思担忧粮草供应,便向祖承训先作解释:“将军远道而来,粮草军需本应由朝鲜供应,但目前仅筹得三四日军粮,但我们定会尽快凑足。”

    祖承训则不以为意:“府院君费心,筹措不足无关紧要,我军随军军粮及后续粮草尚可支三月,并且还有另有十万担军粮,府院君可知这十万担现在何处?”柳成龙不知,祖承训笑道:“就在平壤,听闻贵国大王撤离平壤之时未能及时运走军粮,尽被倭寇所获,如今正是令其物归原主之时。”

    柳成龙奉劝:“将军不可轻敌,倭寇兵精将勇,所持铁炮极具战力。”都元帅金命元也随即附和:“正是如此,此前我军连吃败仗,皆拜这铁炮所赐,杀伤*精准,穿甲破膛轻而易举,不可不作周全的应对方案。”

    祖承训则大笑不止:“所谓铁炮,鸟铳而已,射程无非百步,我军则有千步火炮,区区倭寇有何惧哉?”柳成龙及金命元见祖承训如此自信,也便不再多言。

    后柳成龙转至分朝行在,而光海君正准备离开宁边,另选一处合适的地方作为分朝所在,方便接收八道奏折,便向柳成龙询问。柳成龙正在思索忽听门外一人进来高声提议:“江原道的伊川较为合适,那里相对居中,且没有倭寇活动。应当有利于接收八道消息。”柳成龙定睛一看,此人仙风道骨,双眼炯炯有神,原来是左赞成郑琢。

    郑琢在朝鲜德高望重,光海君对老臣郑琢很是尊敬,问及郑琢前来本为何事?郑琢答道:“臣在义州百无聊赖,便申请前来此处,若早知府院君柳成龙大人在此,老朽也就不用远道而来了。”

    柳成龙笑答:“此言差矣,我因为军粮的事情过后还要离开,既然大人来了,世子邸下有您辅佐,我完全放心。”郑琢点头示意,转向光海君言道:“邸下,老朽愿与倭寇奋战到底,请您不必爱惜老朽,尽管吩咐就是”光海君拜谢。

    相比北上逃亡的朝鲜王李昖而言,光海君则带领分朝臣僚于敌阵中躲避岗哨,悄然行动,向朝鲜八道散落官军和义军发出通告,号召联合作战。同时为预防冬季,艰难筹措臣民及将士衣物秘密发放,由此民心开始向分朝倾斜。但早在刚开始分朝之时,金贵人便担心光海君在分朝全力御敌,收拢民心,不仅会威胁她和信诚君将来的地位,也忧虑若光海君过分努力,民心所向将逼迫大王退位,而光海君登基称王。便提前安排弟弟金公谅及一名尚宫留在分朝,将光海君一言一行随时向金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