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九十回 临死悔悟

    第二卷 步步惊心入汴梁 第二卷 第一百九十回 临死悔悟 (第2/3页)

的道理,故吧唧吧唧嘴,忍回去了。

    高俅察言观色,看出赵佶的心思,知道该他发言了。

    他现在属于万人嫌。

    因为韩世忠的事,赵佶看不上他,李彦更是打心底里厌恶他,杨若冰也不需要一个只会踢蹴鞠的奸臣,三省六部现在都远离他。

    换句话说就是,以前他和蔡京有多亲近,现在朝堂上的官员就想离他有多远。

    但高俅毕竟混迹官场几十年,头脑还是可以的,他刚才一直在旁听,终于听出一些东西来。

    虞侯指挥打仗的能力到底如何,高俅是最清楚的,虽然没有真刀真枪的上过战场,但兵部每年都会进行沙盘推演,虞侯也有参与。

    如果让高俅用一个词形容虞侯,那就是“想当然”。

    仗着自己是皇后的弟弟在沙盘推演中各种想当然,他率领的五千人可以攻下有两万守军的坚城,问其原因,他便抽剑指天,大喊:吾从戎七载,纵横演武场,所挡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就这样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却被李彦夸上了天。

    如果只是嘴上夸夸也就罢了,说明二人关系好,可李彦明显是要让他去实战啊。

    就禁军那些公子兵,以多打少吓唬吓唬百姓还行,若真和八万大军打起来,还不是送死一样?

    高俅认为以李彦的心机,不会不知道这些,既然知道虞侯不行,还执意让他去,那只有一个说法能解释的通——借刀杀人!

    李彦要借那八万大军杀掉赵佶的禁军。

    想通这些,高俅也就可以猜出李彦的造反之心。

    尤其听到蔡京那一声冷笑,就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他跟随蔡京十几年,每天都在揣度蔡京的心思,一个眼神便可猜出七八分来,更不要说这么明显的冷笑。

    但他留有心眼儿,当下李彦红的发紫,圣眷正浓,如果此时和赵佶直言李彦有反心,赵佶肯定不会信的,没准还会受到反噬。

    所以,灵机一动,他想让蔡京来说这些话,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若这些话从蔡京嘴里说出来,效果会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