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赵丹谈话透野心

    第十六章 赵丹谈话透野心 (第2/3页)

之所以撤军和寡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联系,而是这里面他知道诸侯一来,他自己就可以看着我大赵与韩国最好能够打起来?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他秦国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就算没有打起来,也可以让我们与韩国的关系破裂,这才是这个秦国最为聪明的地方,这个嬴稷可绝不是想得那么简单!至于魏王我就不大了解,先生你对于魏王,以及魏国情况给寡人说一下,寡人洗耳恭听,先生但说无妨吧!”

    此刻的蔺相如听见赵王那么说,他自己也是不好再说什么?毕竟多了解一个敌人,对于他们以后而言就有更大的好处,在他看来赵丹是一个聪明人,他这么问自然有他这么问原因。

    其实他自己不了解赵丹,赵丹改革做了那么多事情,目的也绝不是那么简单呢?他也有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志在一统宇内,完成他统一天下的目标,现在他只了解别的国君,秦国韩国燕国楚国齐国等国君,对于魏国他知道的没有多少,所以他自己也是要做到全面了解的。这也就是有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产生的意外。

    只见蔺相如也是笑着对赵王丹说道:“大王通过臣的观察。臣发觉魏国的铁骑倒是挺厉害的,尤其是魏武卒,但是臣觉得魏国树敌太多,如今魏王只是一个贪图利益小人,而且有点胆小,不过对付他臣有的是办法,之前臣就用一点粮草就让他撤军,不过大王臣一直想问您为啥会一直想问魏国的情况呢?”

    赵丹也是笑着对蔺相如说道:“寡人作为魏国友好宁邦就是想随便去了解一下。”

    赵丹以为魏国之所以衰败的主要原因:

    1、人才的流失。

    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然而到了魏惠王放走商鞅,问罪孙膑,魏人公孙衍、张仪又先后为秦惠文王所重用,前者在雕阴大破魏军,斩首八万,后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骗得魏惠王将上郡割予秦国。人才的流失,是魏国衰落的关键。

    2、四处征伐,树敌过多。

    魏文侯时期,吴起就提出集中抗秦的说法,并组成三晋联盟。但是魏武侯、魏惠王时期,采取四面出击的扩张政策,让列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