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飘摇 第五章 连夜雨

    第一卷 飘摇 第五章 连夜雨 (第2/3页)

  徐思安眉头一皱,低语道:“皇上驾崩了。”

    大明朝过了三百多年,大抵也历经了十几任皇帝。但凡是皇帝去世,都会派上百架九龙撵,周游天下,但凡遇见人烟,便擂鼓示悲,号召国丧。但徐思安活了三十多载,却也是第一次遇到。

    徐母听得一惊,却是缄口不言。皇上驾崩这样的大事,分明是不由得小百姓说的,自己若是多言,怕会招来祸事。

    那车马行的极慢,力士擂鼓却也是不紧不慢。农民们大多也看出了有大事发生,大都不敢乱动,只是在原地愣了神。

    行至一半,那马车却是停了下来。从那马车上却是下来一个怪异的黄发人,捧着一本黑卷,照着便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圣朝三百二十四年,九月初四午时,武帝功德圆满,真龙归天。念圣上生平,无不心心于百姓疾苦……”

    声音尖尖细细,如同鸭嗓,有些刺耳。但徐思安却心里晓得清楚,这便是西厂的宣旨太监,只是没曾想到能来到这山村之中昭告。

    “今真龙已归天,乃命二皇子朱浩为天子浩帝,掌管天下,封年号为浩然年,钦此——”

    一段长文念完,那鸭嗓却是不喘一口气。徐思安眼神凝重。武帝朱武死了,却封了二皇子为帝,按照常理,默认嫡长子才是天子首选才是。

    未曾想到那鸭嗓太监却是又从身旁侍从身上取来一卷黄卷,开始长长地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浩帝即位,精修朝政,大赦天下。迁朝都于顺天,翻文理政,现朝堂积弱已久,广招贤才入京,为朝堂之臣……”

    顺天?那是在北方啊。

    从应天府到顺天府,却是个不小的跨度,大致垮了有半个大明地界。新帝才立,这么耗神费力,真的好吗?

    徐思安心里思索,而那鸭嗓后继之音却是如同惊雷炸响。

    “徐思安听旨!”

    徐思安听得双瞳一缩,整顿衣冠却是跑去。

    见圣旨如见真龙,徐思安跪坐在路旁,授首低头,双手却是颤抖不已。

    “今圣上求贤若渴,既方为十六年前国子监应天府状元,不应埋没。今命你为顺天府典礼司,兼任礼部员外郎,官居正五品,半月内入顺天,行军政之情,钦此!”

    “臣,接旨。”

    徐思安心中坠坠,却是压抑的说出这句话,双手承接。

    那鸭嗓太监点点头,却是把那圣旨一卷,说道:“既要接旨,手上不得玷污。”身旁的侍从急忙取出一个净瓶,倒出清水洗了洗徐思安的手,又拿出干净的丝巾擦了擦。

    那太监这才满意,郑重地将圣旨交在徐思安手中。

    徐思安看着那金色的小卷,眼中有茫然,有激动,却也有着无奈,不舍。

    直至那撵车敲着鼓逐渐远去,路上尽是烟尘。而周遭的村民才都是一圈地围了过来,纷纷是看了热闹。

    “徐思安你有出息了,你要当官了!”

    “听那太监说,你是状元,为何要在这里种地?”

    叽叽喳喳如麻雀,徐思安权当做是耳边风。只是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两人心有灵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