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九章 城南府花家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第十九章 城南府花家 (第1/3页)

    花常馨溜肩斜背的歪在门垛上,套着件斜偏倒挂团龙绣凤的大红缎子睡裙,脚上趿拉着一双手缝的软皮子板儿鞋。一头乱发东落一绺西漏一簇的抓成一个揪,顶上还插着把塑料的长柄梳子,额前沿着发际线炸起一圈胎毛,一颗脑袋作索的跟个海胆似的。最惹眼的就是她右额角处有一块太极阳鱼形状的白色胎记,尾巴尖飞挑至眼角,乍一看挺突兀,端详久了还挺得劲。不过眼下最扎眼的不是她的胎记,而是她那张抹的血红的弯弓嘴,活像是吞了个死孩子。不用说,一准是她又入手了什么新色号,也不管别人顶眼不顶眼,自我感觉良好的就造上了。此刻这张血盆大口正叼着根香烟,滤嘴一圈都给染的通红。

    当着外人,这也太下脸了!

    “这我侄女花常馨。”我冲身旁那仨尴尬的笑笑,随即转头教训她:“你这什么德行!一天到晚破破糟糟的,你瞅四邻八舍还能再挑出个比你邋遢大闺女不?”

    “呵,二八自行车,架子倒是不小,还知道自己姓啥不?”花常馨把眼一眯,阴阳怪气的喷出个烟圈。

    我梗了梗脖子,立马打岔:“老爷子呢?”

    花常馨嘁了一声:“里头呢,进来吧!”说着一扭身闪进大门。

    花家的宅子是祖太爷那前儿建的,还是老年间的形制,很传统的三进制的院落。进门先绕过一道影背,外院不是很大,青石铺地,屏门内外有莲纹砖砌的一个个小花槽。进了内院,视野豁然开朗。宽绰的石板甬路十字相交,把东西厢房和通往三进院正房的走廊串连起来。甬路分出的四方空地上栽花种树设山架桥,四处景观各异,一看就是费了相当心思的。

    一直进到三进院,迎面是宽宽头头的五间正房,当中一间堂屋,供着本家堂口和一块石碑并一双石柱。早先罗锅山上原有座白仙庙,破四旧那会被拆的土平,仅余庙门前镌着楹联的一对石柱和一块石碑。石柱上头的字依稀可辨,镌的是出马仙堂口常见的一副对联:入深山修身养性,出古洞四海扬名。石碑却有些奇特,上书“敬天雨顺,拜地平安”,倒更像是土地庙的祝文。破四旧的浪潮过后,这对石柱并石碑也被请进宅子立在堂屋供了起来。花家人日常起居就在堂屋两旁耳房里,只有花常馨带着三个小一辈的孩子住在最末一趟的罩房和后罩楼里。

    陈百年和唐可人边走边四处张望,陈百年这一路嘴就没闲过,走一步念一句:“这门面!这额坊……啧啧啧!”

    归海扑棱着两片雪白的小羽扇,弯了弯鼻子下面的并集符号,低声问:“常听人说花家有位花大姑,胎痕覆面,人称白额大虫,大概就是这位了?”

    作大死哟!我急着使眼色示意归海噤声,然而一把梳子已飞在他脸上,细密的梳齿登时就在他眼睑下方擦出道红痕,足见力道不小。花常馨一手拈烟一手叉腰嚯得折身拉开阵仗:“进庵喊姑子,都骂到姑奶奶跟前来了!姑奶奶就是脸上开花跟你有什么关系?”

    “大妹子误会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