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工艺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八章 工艺 (第1/3页)

    天气太热,东宫的厨师表现了好一番,可是最后赵匡胤几乎没动过。

    他就吃了一盆井水冰过的汤饼,实际上就是凉面。

    这个时代,只要是面食,除了包子,烙饼,几乎都叫汤饼。不管是面条,面疙瘩,还是刀削面。

    凉面是用手擀面煮了七八成熟,然后起锅用井水过水,再拌上特制的烧汁,配料。

    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比什么美食都更开胃。

    赵匡胤日理万机,吃过午饭就回去了,但是几个孩子都不肯走,他也不勉强,让人收拾了两个屋子,让她们午休。

    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是一直在尽量做一个好父亲。

    每个父亲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将自己人生的遗憾通过子孙来弥补。

    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皇帝!

    皇帝已经是人间极致,在坐上那个位置之后,父子亲情都在权力面前变得淡薄。

    皇帝的心里想的是江山永续,这个时候,除了权力之争,更多的是对子孙的挑剔。

    赵德昭前世就没有避免开这个思想,在坐上皇位之后,对子孙少了真心的宠溺,多了考量和挑剔。

    当然也因为他活的够长,所以才熬死了儿子,孙子,曾孙,直接传位玄孙。

    但是赵匡胤不一样,他现在对赵德昭的挑剔不是从江山的角度,而是从亲情的角度。

    在他的心里,赵宋的江山恐怕是摇摇欲坠,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倒台了。

    所以他希望现在掌握了大权的赵光义手里的权力能够稳定,只要权力是在老赵家,就可以了。

    对他这样的人,赵德昭不能争权,表现出来这样一点兆头,赵匡胤首先也不是高兴,而是提醒。

    他这样做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但是从皇帝的角度,就大错特错。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老赵家,坐了三百多年的江山。

    这就委屈了赵德昭,如果真的不想赵德昭继位,为何不早早立赵光义?

    现在赵德昭想要争权,他也不应该警告,而是直接打压才对。

    这一次的接触,算是赵德昭跟他第一次打交道。

    因为知道了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在他的面前,他很好地扮演了一个“优秀的儿子”。

    我对弟弟妹妹亲近,对父亲孝顺,对武学喜欢,却又不放弃文学。

    权力你现在不给我,我不说委屈,但是也要让你知道我其实有这个想法。

    我可不算与世无争之辈,你就看着办吧。

    午后的太阳被乌云挡住,热了几天的气温终于有了一丝下降。

    赵德昭不再胡思乱想,回到了书房准备继续工作。

    裴格安已经午休起床了,手里拿着一个用纸包裹的炭笔在写东西,旁边是年轻稳重的内侍高班徐永昌在侍候。

    裴格安进府就是徐永昌去接的,他行事稳妥,又入了裴格安的眼缘,现在专门服侍裴格安。

    他不识字,裴格安写的东西他也不知道是什么,由他服务,四人也都放心。

    见赵德昭进来,裴格安放下了铅笔,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