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雪日血红 第二十四章.耷拉耳朵的野兔

    第二卷:雪日血红 第二十四章.耷拉耳朵的野兔 (第2/3页)

个伞兵,不是成天开着殖民改造舰乱窜的科学家,他对要求天量数据与精密建模的行星殖民谈不上几分学问。有事找个AI咨询下就结了,但凡有点地位的宙盟公民都不会选择去做重复性记忆劳动的低级工作,人人都向往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家!句法师!舰队军官!

    总之陆远把这些等高线异常暂且理解为某种外坍缩武器所层叠推出的土壤、岩石,当然城市废墟也在考量范围内,不过陆远不认为时过境迁如此之久,还能有民用建筑残骸批量存在。

    一夜无眠。

    翌日启程,被反重力模块扫在两侧的雪,硬是堆成了一个坑,变相地把野兔埋在其中,陆远不得不倒置过反重力模块,顶飞了雪堆,让野兔奋力爬上松软斜坡。

    夜间肆虐的暴风雪持续到早晨,可见度仍旧极低,陆远既没有侦察机器人代劳,也不便放出无人机实时监测地形,他不敢拔高野兔速度,雪原几乎没有参照物,只有恒定的霜白,那些勉强保持着没被雪压垮的树木岂敢多出夺一分颜色的妄想?整条山麓线都随之消失了,陆远不敢去赌自己会不会中奖压到一条延伸过坑洞、悬崖、裂缝的冻雪,人撑住毫无疑问,这辆十来吨的履带车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于是陆远每行驶几公里,就不得不爬出舱外,给无人机坠上重物与密度扫描仪,尽可能地探测出前方有没有脆弱点,事实证明陆远的谨慎没有错,许多薄至区区一两米厚的雪层一经碾上就完了。

    这样谨慎前进让陆远直到正午,风雪都减弱了些也才行出不到5公里,对于旅人来说非常快了,但按照这个速度前进,陆远恐怕捱到开春才能抵达那座旧名“斯沃博德内伊”的发射场。

    如此低功率却高消耗的开法更浪费野兔发动机的摩托小时。陆战队等一线苦逼部队给野兔起了“坚强兔”的绰号,说的就是野兔皮实抗造,但再抗造终归也得小修大修,经过400~500摩托小时就得送去战地整备厂大保健了,陆远多少是懂点机修,他再懂也没那么神通广大地把发动机吊出来做测试。

    陆远见天色晴朗少许,无人机送回数据显示前方皆是平地,一咬牙,心说豁出去了,抄起墨镜跳下车,抽出附加履带齿,涡轮一开,“轰”地下即是以极速冲出!

    飙车固然很爽,但后视镜内一条条紧跟来的皲裂缝隙就不是很爽了,陆远按下巡航模式,踮脚蹭到后车门,抓起望远镜审视着辽阔冰面上飞速扩大的裂隙。

    “草~”陆远咕哝了几声,没太放在心上,刚转身口服了个抗辐射含片,便有轰隆隆巨响由远到近抵到耳旁。

    雪原反射光极其强烈,陆远戴着墨镜,手搭凉棚,望着自山脊那边轰然奔腾过的白色洪流,气势尤为惊人,犹如美术生一笔涂抹掉了画作瑕疵,叫人看不出痕迹,那些黑色裂隙骤然淹没不见,焕发出一种神圣的辉光。

    陆远看地啧啧惊叹,这副奇景可太少见了,他可没去冰川模拟生态圈的门票,摩挲了下刮过不久,还冒着青茬的下巴,暗说这颗小破球稍微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