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停战协议

    第1010章 停战协议 (第2/3页)

压力,全线停火。

    据他知道的情况是,日本政|府在私下里透过各种渠道谴责中国政|府,但在明里却极力掩盖第一师团九千人俘虏后被杀的事实,而只是作为正常的战殁而对他们的家人送去“阵亡通知书”。

    若非情况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陆军省是不会容忍这种奇耻大辱的。

    若是在二战时期,即使穷全国之力,他们也要报此一箭之仇,更别说强烈的舆论压力让他们无法罢手了。至于国内的经济压力,那是工商界人士的事情,君不见物资最紧缺、物价最飞涨的1945年他们也忍过来了?

    不要奇怪此时的日本政|府会有如此表现,因为他们还不是由极端军人执政,军国主义思想还没有全面影响国家。从这一层面讲,中日战争提前爆发,反而是好事。因为打完了,发现中国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后,他们可以立即掉头,而不是死磕。

    重光葵最后选择了承认现实。

    他强烈地要求中国军队要退回开始谈判时的地界,也就是曾经歼灭第一师团的松炭一带几十里地大小的面积,张汉卿同意了。

    遍地孤魂野鬼有什么好呆的,就留给日本人在战后凭吊吧,或许能给他们一些警醒也未尝可知。倒不是因为张汉卿迷信,而是这里是防线的突出部,其实对防守来说并不有利。另外从“照顾”到日本政|府、国民心情以及陆军的颜面看,稍退一些也是极好的,无伤大局。

    赔偿就算了,其实日本的损失更大;惩办战争罪犯,张汉卿已经最大限度地替他们做了。

    剩下的湾湾问题,张汉卿在明知不可得的情况下也不为己甚,只是提出了按照“传统”,允许日本效仿英治香|港控制九十九年,但有三个前提:

    “日本承认湾湾的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以换取中国对日本在台利益的实际承认;

    日本不得以非人道的手段治理行政,并有计划地减少驻军,战时不得以湾湾为基地,让其成为中立地区;

    中方要派工作组及国联观察员进驻湾湾,以监督其行政不违反人权和道义。”

    第一条是原则性的,是让法理和心理上使湾湾百姓认同一个中国,第二条和第三条是对日本统治的约束以最大可能保护湾湾国民的利益。

    看起来似乎有些务虚,但这是目前形势下能对湾湾做的最大的贡献了。现阶段,湾湾问题只能搁置而不适宜拿出来讨论。无他,国力不足徒扫颜面耳。不过这也让中国知耻而后勇,随后中国在海军力量上的投入让世界为之侧目。

    对此,日本政|府早有草案,有“日本宪政之神”称呼的犬养毅甚至想出了“以湾湾换和平”的激进方案。

    在意识到湾湾最终要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时,对湾湾的占领将是权宜之计,这样中国政|府提出的九十九年方案最终获得日本政|府的首恳。废话么,能平安地保有湾湾近百年之久,还想怎么着!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