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山货贩子(三)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五章 山货贩子(三) (第1/3页)

    从陆安州返回油坊生产队,有二十多里的国道和十多里的乡村机耕路。

    离开了国道之后,卫兰暴发户般狂喜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仔细算算我们这一趟买卖,其实也没赚多少。你前前后后搭进去个把月的时间,和贩木材差不多!世川,我说的对吧?”

    午后下了一场小雨,黄土路面已不能骑行了,夫妻二人推着自行车,卫兰恍然大悟一般问丈夫。

    “嘿嘿,齐大眼喝稀饭没赶过来趟!你才明白啊!”王世川开心的乐呵了起来。

    “可不是!你以前进山贩木头,每两天就有一笔进项,这收山货卖山货一个月才有一笔收入!按天算的话,和以前差不多,没多赚多少!回庄子别显摆啦,任何人问你就说和木材生意差不多,就是人轻松些!”

    卫兰已完全清醒了过来,郑重提醒丈夫道。

    她清楚红石湾目前山货货源的蛋糕就这么点大,别人再掺和进来,丈夫这独家的买卖也就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他们夫妻谈论的问题,在经济学上叫做“机会成本”。

    人们做任何投资,进行风险和收益权衡的时候,都必须要考虑到机会成本。

    比如孩子上大学,四年时间学杂费、生活费、零花钱加到一块,平均在二十万左右,这是看得见的成本。

    假如孩子不上大学出门打工,每年挣5万元工资,四年二十万,这就是读大学所让渡的机会成本。

    二者加起来,是个不小的金额,够农村娃娶媳妇盖房子的支出了。

    至于王世川所说的“齐大眼喝稀饭---没赶过来趟”这个歇后语,在西北大别山区一带广为流传。

    据说三年困难时期,治理淮河的水利工地上粮食短缺,每天早晨的糙米稀饭都不能管饱,人均摊不到两碗。

    有个叫齐大眼的民工,每次上来就是一大碗。可等他喝完稀粥再去盛第二碗时,木饭桶早已底朝天了。

    这位憨厚的大叔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其他民工每顿都能喝到一碗半的稀粥,轮到他就没有了呢?

    原来别人都是先盛半碗粥赶紧喝完再去抢第二碗,只有他傻乎乎的第一碗满满当当,等他再去盛时,稀饭桶里当然就只剩下空气了。

    大伙后来都笑话他一根筋,“齐大眼喝稀饭没赶过来趟”的段子也就慢慢的传开了。

    江淮大地上泽被千秋的淠史航水利枢纽,就是太行山上的“红旗渠”。

    是千千万万连稀饭都喝不饱的江淮儿女,当年一锹一铲挖出来的。

    艰苦奋斗、愚公移山不是口号,我们平凡的父辈们都曾是创造这种人间奇迹的真英雄。

    王世川再次来到红石湾小学时,已经是阳历五月初了。

    他的父亲王元初校长,正领着三位同仁和所有的学生在上劳动课。

    操场边上十几亩学田山地已被翻耕了一遍,褐红色的泥土散发着大山的清香,老远都能闻到。

    除了一亩左右的菜园外,王元初准备把余下的旱地全部种上黄豆。

    等秋学期有了食堂,家远的娃们带米来学校蒸饭吃,收获的黄豆可以当做下饭的蔬菜。

    既可口又营养又扛饿,煮上一大盆放点盐巴进去就成,每顿中饭免费定量供给。

    山里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