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闺蜜情史
第五章 闺蜜情史 (第2/3页)
红并不管这一套,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在白雪松并不是他们的同学,在校外的事谁也管不了。
大学时代的恋爱往往是一种体验,并不是刚需,有时甚至是攀比的结果,看到别的同学出双入对,总免不了产生羡慕的想法,也想亲身体验一下。在学校里的时光是恋爱的最佳时段,周围可以选择的人也多。一旦走入社会,就很难找到这么大范围的同龄异性人群了。所以大家都想着能够在上大学期间确定自己的终身大事。特别是身边有陈红这样的榜样,不仅是行动上激励着王静赶快恋爱,而且言语上更是不断督促着她。但是言传身教也无济于事,最后陈红只能采取粗暴的方式,直接给王静当起了红娘。她周围有不少追求者,或者关系不错男同学,她从身边的资源开始,没少帮助王静介绍对象。尽管如此,大学四年下来,王静仍然一无所获,陈红总是讽刺王静不可救药,王静解释说自己太内向,不知道怎么和男同学交流。
实际上在恋爱结婚的选择上王静比陈红要挑剔的多,虽然表面上她没有陈红那么张扬,但是内心却无比强大。她给自己确定了极其远大的目标,一定要找一个比其他同学的男朋友都优秀的男人。也正是这样的要求,成了她恋爱的障碍。
在选择对象上,王静实际上比陈红要考虑的周全得多,因为她那种安静背后意味着更多的内敛和思考,遇到什么事情她想的要多,不像陈红那样总是糊里糊涂的。在恋爱时王静也同样采取这样的方式,她借鉴了陈红所说的话,一定要找一个互补的人,找一个和自己性格差异大的人,不光是性格,包括工作,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等等,绝对不能找一个太沉闷的男人,因为王静自己就太闷了,如果两个人都一样,那么以后的日子没法过。
她们毕业的时候正好赶上改革之初,所以王静的目标很明确,找一个能干的,在外面闯荡的,有出息有本事的男人。王静自己准备一辈子当一名老师,这份工作不出意外应该很稳定。所以她想找一个工作不一定多么稳定的爱人,这也是在一种互补。当然像白雪松那样的看上去也属于这一类,只是层次太低了,完全入不了王静的法眼,她要的爱人远远比白雪松的各方面水平要高得多,当然这些话她从来不会和陈红说。
王静和陈红不同,她比陈红更有心眼,对于恋爱婚姻有着自己周密的设计和思考。眼看着陈红的恋爱婚姻,她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醒自己该如何选择。她并不着急,因为她觉得自己想要的人在大学校园这样的环境里根本就不存在,那些男同学自己都还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太不定性,如果现在随便找一个人,以后发生了变化都是在浪费时间。她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很高、很远、很美好。凭着王静的各方面条件,找这样一个人也并不难。
果然,毕业以后王静开始了她的结婚计划。
大学时期的爱情和走向社会以后的爱情最大的区别是:缺少点浪漫。也可能是因为上大学时有的是时间,除去感情以外没有别的需要考虑的事情。
王静打心眼里是挺羡慕陈红和白雪松的,虽然她不觉得他们有多般配,但是那种女大学生和社会小混混的结合也是一种挺有趣的状态。在王静眼里,白雪松一直就是个小混混。
可是上班了,再也没有太多机会遇到那种简单纯粹的感情了。她知道自己要面对现实,于是她选择了一条捷径,找人介绍。这种最原始的决定婚姻的方式虽然落后,但是行之有效。很快王静就遇到了一个让她很满意的郎君。
杜强,一个国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