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欲攘外,必先安内。

    第五章:欲攘外,必先安内。 (第3/3页)

    在他们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名文官坐在椅子上,小心翼翼地记录二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通俗地讲,这个文官会议记录员。这是民中卿担心白明哲写得不清楚,特意找来进行记录的。

    白明哲拿起一根木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道:“决口的位置应该是这里吧?”

    民中卿点点头,“没错,就是在濮阳瓠子决口。”

    “看着周围的情况,如果我没有估计错误,黄河应该是改道南流,夺淮入海。”白明哲眉头紧锁,将脑海中的那一段信息喃喃的道明。

    “君当真大才!根据有司的汇报,河流的确是改道南去!”

    民中卿脸上的笑容越发地灿烂,心里的底气越来越充足。

    在他看来,白明哲没有去过那里,竟然可以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的道明黄河决口之处以及改道方向,这说明治河之事,大有可为!

    当然,黄河已经泛滥三年,也许有灾民到达长安,让白明哲无意中得到这一个消息。

    但是能够点明决口方向,绝不是普通人可以办到的。

    这一件事情可是朝堂接收到淮河水位变化汇报,以及濮阳八百里加急等大量信息,综合起来才得到的结果。

    如今白明哲一语道明,这真是……如有神助!

    “君先别急着夸奖我。”白明哲打断了民中卿的夸赞,两只手按在桌子上,脸贴近民中卿的面庞,严肃的询问:“吾现在需要知道一个态度!陛下对于治理黄河的明确态度!”

    民中卿表情渐趋严肃,道:“以吾对陛下的了解,陛下本意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治理黄河孽龙!”

    “那就好!”白明哲闭上了眼睛,欣慰地笑了笑。

    只要刘彻态度坚决,治河方案他有的是。

    民中卿激动的直接双手搭在白明哲的肩膀上,大声地询问:“先生,吾侪见面之后,君总是感叹有治河之策不得实施,难道已经有了具体可以实施的方案?而不是一个内容空洞的设想?”

    “有!有一个几乎是一劳永逸的方案。”

    白明哲睁开眼睛,一道亮光从瞳孔中射出,这让民中卿有一些稍稍失神。

    一劳永逸?

    真的可能吗……

    “君请说!”民中卿表情严肃,将手拿下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同时给了旁边的文官一个眼色,让他注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