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吾以《孙子兵法》为彩头

    第十一章:吾以《孙子兵法》为彩头 (第2/3页)

大量的经典古籍,失传的失传,缺页的缺页。

    如今白明哲张口一句用《孙子兵法》作为彩头,众人哪能不吃惊。

    不过吃惊归吃惊,在吕步舒眼中,更多的色彩是贪婪!

    与其他典籍相比,兵书更加珍贵,更别说兵家著作中最辉煌的《孙子兵法》!

    猛地吸了一口气,吕步舒沉声道:“汝言自己有《孙子兵法》,可随身携带?”

    白明哲微微一笑,道:“自然没有。”

    “切,原来是弄虚作假……”还没等赵子嘲笑完,忽然三段深奥难懂的内容从白明哲的嘴里念了出来。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吕步舒、赵子、苏建,三个人同时瞪大眼睛,任由血丝充满了瞳孔。

    真的是……真的是《孙子兵法》!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他们三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接触过军事战争,对于兵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苏建,对于兵法的作用,深有体会!

    白明哲刚才念出的三段文字,除了第二段是承上启下之外,其他两段,皆兵家至明之理!

    顿时,三个人的眼中都闪过了贪婪的光芒,只不过苏建的贪婪转瞬即逝。

    兵书的重要性大家都懂,哪怕二者为至交,也不可能轻易传授。因此,想要得到的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

    而吕步舒却不同,他的脸上写满了势在必得的表情,

    正好拿这本书来交好自己认识的一个公子哥!

    迫不及待地搓搓手,生怕对方反悔,吕步舒赶紧说道,“小子,吾以董子门徒之名作为彩头!”

    白明哲摇摇头,不满意这个彩头,“不够!对汝而言,董子之徒的价值,根本不值一提。拿出点其他的东西!”

    “那…吾以……”吕步舒沉默了一会儿,“那吾以荀子印玺作为赌注!”

    白明哲还没搞明白这是什么东西,旁边的赵子突然尖叫,“吕兄,不可啊!若失去印玺,汝公羊首徒的地位可就没了!那可是子夏先生一脉的传承之物啊!”

    “无妨,他一介小儿,焉能赢吾?”吕步舒摆摆手,然后重新看着白明哲,“小子,这个彩头可否满意?”

    “原来是董子大弟子的信物,自然可!”

    吕步舒将荀子印玺拿出来放在地上之后,沉声道:“那好!比试现在开始!一炷香未能答上来,且再次提问之时,无法问倒对方,即为输!周围百姓,皆见证之人!”

    白明哲随手将钱袋子丢在地上,不慌不忙地说道:“那就开始吧!汝尽管出题!”

    “那吾就不客气了!”吕步舒眼珠子“咕噜”一转,一个题目便想了出来,“吾且问汝,一张方形案几,用刀沿着对角一分为二。其中一块,其长二十四,宽七,那对角长度为几何?”

    白明哲微微一愣,随口说道:“二十五!”

    赵子哈哈一笑,指着白明哲的鼻子,大喊一声,“小子,连算都不算,太猖狂了,汝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吕兄的谅解?咦,吕兄,君为何拦吾?”

    吕步舒挡住了赵子的行为,眯着眼睛,脸色阴沉,“原来汝读过《墨经》!是吾失策了。”

    “呵,就这?勾三股四弦五罢了。”白明哲轻蔑一笑,“汝可知勾股弦之间的关系?”

    吕步舒气的头发都炸了,“此乃定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