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墨家三分

    第十六章:墨家三分 (第3/3页)

    他们认为:文化人,没错的。

    放在现代,他们就是一群营销人员。

    这群人向列国孜孜不倦的推销自己的治国方案,希望得到君主采纳,以求达到墨子曾经提到过的那一个美好世界。

    墨家的这一个分支长期盘踞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墨家参加百家争鸣的主力军。

    儒家思想?给爷死!

    兵家思想?给爷死!

    法家?给爷死!

    只要不是墨家思想,通通给爷死!

    齐墨觉得,只要不是墨家,只要提倡暴力,就得通通给爷死!

    为了宣传墨家,他们不注重武力,练就了一身打嘴炮的本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虽然他们只是墨家的三分之一,但是,就是这三分之一,竟然和诸子百家打的难解难分,尤其是儒家,在自己的地盘上,竟然都盖不住墨家的威风。

    若是键盘出现的早,给他们一个键盘,他们能敲出一曲战国交响乐。

    也正是因为齐墨的疯狂,墨家思想得以在春秋战国文化的中心——稷下学宫站稳脚跟,进而墨家思想得以流传天下。

    至于最后的秦墨一脉,相对于前两个,它是最有投机意识的分支,也是对中华文明贡献最大的一个分支。

    他们主要继承的是墨子的手艺。

    这种手艺强大到什么地步呢,举几个例子:都江堰厉害吗?郑国渠厉害吗?灵渠、驰道、长城牛不牛?

    全都是秦墨整出来的。

    就连商鞅变法的部分思想内容,都借鉴了秦墨的思想主张。

    这一群秦墨是一群拥有梦想的有志青年。

    商鞅变法之后,无论士农工兵,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功劳获得尊重,得到参政权,获得当时只有贵族才有的爵位。

    这一点放在当时,相当不可思议。

    在看到秦国废除贵族世袭制,推崇无视出身等级的尚贤、社会功勋制之后,他们果断的奔赴秦国。

    墨家崇尚没有差别,没有等级的兼爱。

    春秋战国中,只有秦国做到了这一点。

    好!你们老秦是知己,我们就不遗余力的帮你们做事!

    秦想要发展自己?

    好!我们给秦建一个关隘,帮你们抵抗东方六国。

    结果最后,春秋战国最强防御关隘——函谷关出现了!

    秦想要向东扩张?

    没问题!赶紧装备上我们改良之后的弓弩,最后大秦强弩镇压宵小,威震东方六国。

    只要秦的思想不变,要什么,秦墨给研究什么。

    所以最后,在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秦墨便成了最大的赢家。

    墨家三分,秦墨为大。

    秦墨——培育出史料记载的最后一任巨子腹䵍。

    在此之前,墨家巨子是齐墨的田襄子。

    如今罢黜百家已经实施,墨家巨子断绝已久,三大分支正在考虑合并以图传承。

    而合并之后,以哪一支为尊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三支都不肯让步。

    大家都是从墨子传下来的,凭什么以你们为尊?

    这就像是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一样。

    袁世凯死后,其他的军阀头领都不服对方。

    都曾经是在袁大帅底下混的,我凭什么听你的命令?

    所以合并之事一直在拖。

    这不,最近又处在三家谈判的关键时期,三墨的领袖都从中全国各地奔赴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