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雁门守将

    第二十二章:雁门守将 (第2/3页)

硬啊。

    怪不得,明年匈奴入侵的位置是上谷而不是雁门!

    如果匈奴入侵的位置是雁门,有挫败他们几十次进攻的苏意在,恐怕那群披发左衽之徒连雁门关城门都破不开,更别说到达雁门南部的马邑了。

    白明哲看了一眼北方,嘴角一扬,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嘀咕,“看来这次雁门之行,会精彩很多呢。”

    褚大打开水囊,喝了一口水,然后说道:“贤弟也不用太过惊慌,苏意老将军治军严明,若是有不法守将,不需君出手,他自然会拿下。吾唯一担心之事,乃君调兵治河的问题。”

    一边说着,他一边从怀中拿出来一份画在羊皮上的地图——这是临走之前,董仲舒交给他的。

    将地图铺开,褚大指着黄河主干道,沉声道:“吾已经调查好,黄河决口的位置为雁门西南部。七个月之前,陛下征调民夫数万人,前往此处治理黄河。然七月已过,决口之处不见缩小,反而日益扩大。”

    白明哲眯着眼睛,看着车厢地板上的地图,也心事重重。

    若是不赶紧治河,黄河在此处将会有改道的可能性。

    虽然决口之处距离雁门关在四百公里,但水火无情。

    若是决口继续扩大,那么黄河之水将会淹没雁门郡三分之二的区域,甚至……逼迫太原郡。久而久之,黄河彻底改道,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湖泊区。

    谁也无法说准,这个湖泊形成之后,会对下游产生多大的影响。

    所以,必须要疏通旧河道,把黄河之水关回去!

    白明哲沉吟一声,道:“若是调兵治河,吾觉得,最好的方案就是朝堂之上,百官在春正月得出来的方案——疏陈北水道。黄河北水道虽然破旧不堪,淤积严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把它疏通,才可以减弱对决口之处的冲击。”

    褚大摇了摇头,道:“可北水道大部分在云中郡,小部分在雁门郡,若是带领民夫在此处疏通河道,很有可能被匈奴偷袭劫掠。雁门郡与云中郡属于不同的管辖区域,没有长安的旨意,哪怕是苏意老将军也无法随意跨郡派兵支援。”

    褚大所表达的意思,白明哲深有体会,因为,历史上有过这种情况。

    史书记载,河朔之战前夕,韩安国带领七百名士兵死战渔阳,于营垒中固守多日。

    这段时间之中,渔阳周围的百姓惨遭匈奴人的蹂躏,一千多名百姓被匈奴人掠走充当奴隶,大量的牛羊及财物被一洗而空。

    可任凭匈奴如何肆虐,韩安国也未得到周边郡国的的任何支援。

    代国下辖的代郡距离渔阳不足三日的路程,可是直至匈奴人退去,也没有一名来自代国的援兵出现在渔阳。

    渔阳宛如被抛弃的一个地方。

    并不是代郡没有军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一条来自长安的军令。

    自从阳夏侯陈稀叛乱失败,被诛三族之后,代国的核心领导人就被换成了汉家皇室。

    所有守将只负责镇守边关要塞,无权管辖代国军队。

    想要调兵,必须上报代国,再由代国上报长安。

    一层一层,逐级上报。

    最终得到刘彻的诏令之后,才可以在代国境内大规模的调兵遣将。

    哪怕是匈奴入侵,也必须要得到许可,才可以调兵支援。

    没有刘彻手令,擅自调兵的将领,都没有好下场。

    当然,打赢了一切好说,如果打输了……有钱买命就回家,没钱买命就回老家。

    哪怕想回家种地,最少也要五十金的买命钱。

    大汉和匈奴对峙近百年,百年之中,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胜利。

    真正值得骄傲的胜利,还要在一年之后,卫青带兵直捣龙城。

    在旧观念的影响下,任何将领不可能以一生的名誉做赌注。

    所以,治河民夫对于被匈奴偷袭之后,苏意率领军队,出代国支援的可能性几乎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