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螟灾遍天下

    第二十八章:螟灾遍天下 (第2/3页)

三年前,马邑之围亦在代国发生,大汉十几万军队的粮食,皆由代国供应。虽然代国处于中原边缘,产量尚且可以,但是为了支撑那一场战争,文景二帝时期积累的粮食几乎消失殆尽。”

    “就在今年正月,雁门西南又发生黄河决口事件。陛下发卒万人治理黄河,代国奉长安之命,运输官仓粮食超千万石。如今数月过去,粮食几乎消耗殆尽,甚至,太原郡各地大量的仓廪出现空仓!”

    “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不出三个月,太原郡的粮食将会消耗殆尽。若是螟虫之灾持续扩大,太原郡官仓无充足的粮食,百姓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冬?”

    白明哲脸色微变,惊呼一声,“灾情竟然这么严重?黄河三年泛滥,竟然使代国官仓出现空缺……君可否禀告代王?可否派人前往长安,通报陛下?”

    陈尊叹了一口气,道:“代王之处吾已经派人通知……至于长安,也派遣过专门人士。然而,皆无回应。”

    白明哲沉吟一声,询问道:“君可知吾大汉发生螟灾的范围?”

    陈尊犹豫一会儿,才说道:“这……略有所闻。”

    “请君明言!”

    “唉,好吧。”陈尊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知道的情报说出,“根据消息,螟灾范围极广,不仅仅是代国,梁国、长沙国、淮南国亦有灾情。至于代国之外灾情的严重程度,下官并不知晓。”

    “嘶!”白明哲倒吸一口凉气,惊呼一声,“竟然如此严重!”

    他也许明白为什么代国、长安都没有给回应了。

    若是全国范围都出现了灾情,那么,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供给他国。

    大汉主要的粮食产地为中原地区、川蜀之地。

    如今中原地区的梁国也有虫灾,他们自顾不暇,怎么可能分粮食给别人?

    至于川蜀的粮食……想要运送出来,还不知道要到哪个猴年马月呢。

    白明哲用手指敲了敲案几,沉声道:“君可知雁门郡仓廪粮食是否充足?若是可能,吾可以修书一封,请代王征调雁门之地的粮食,赈济灾民。”

    他原本以为陈尊会因为自己修书一封,开心得蹦起来,可事实完全相反。

    陈尊竟然尖叫一声,疯狂地摆手,“不可!万万不可!雁门之地的粮食不可动!”

    “不仅仅是雁门,平城、北地、陇西等地的粮食都不可动,这是文帝留下的规矩。若是边关粮食减少,军心势必会下降。若是匈奴人趁机进攻,如何抵挡?哪里的粮食都可动,唯独边关不可动!”

    白明哲犹豫不决,“君言之有理,但,总不能放任百姓活活饿死吧?短时间内,匈奴不会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只要明年收获充足,完全可以再补偿雁门。”

    “不行!哪怕是饿死,吾平阴县也不会接纳雁门的粮食!况,本次螟虫之灾,雁门之地也不好受,他们的粮食勉强支撑而已。”

    白明哲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明哲所提君皆不同意,君言有事相求……敢问,君打算怎么办?只要能够令百姓度过寒冬,明哲愿全力以赴,帮助陈公!”

    明眸闪烁,陈尊咬了咬牙,说出自己的计划,“下官希望白公修书一封,请陛下允许征调函谷关附近仓廪的粮食!自七国之乱后,函谷关军仓积攒粮食几十载,其数量,一定可以支撑代国百姓度过这个寒冬。”

    白明哲忽然一笑,“函谷关!君所图非小啊,这可是长安的外屏障!”

    陈尊口中的函谷关并不是公元前115年修建的汉代函谷关,而是春秋战国遗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