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进步之理

    第十七章 进步之理 (第2/3页)

以的做牛做马,已经停滞了很久了!”

    “其实世上那些所谓勤勉的人,才是阻碍农事不断改善进步的最大障碍。不但骄纵了在工匠农人头上吸食民脂民膏的各种蟊贼,还让天下间所有的穷苦人越来越劳累,用的工具越来越差。。。”

    “从蛮夷到华夏,区别于我们华夏的先民从来不做徒劳勤快的牛马,为了能像真正的人一样生活,先贤们想法设法穷尽智慧和心思来追求更省时、更省力、更少一些劳作。”

    张立新的大放厥词终于让一些人再也坐不住了。此时此刻,有个杨家的人不爱听了:“这里的人种田问农时问日子不全靠我家?就是那些铁头农具和耕牛,有很多也都是我家的。。。”

    这样一说,很多人都惊醒起来:“是啊!种地还真离不开族里的人。。。”

    张立新却笑道:“为何这世上有人可以送自己的孩子从开蒙的时候就读书,一直读到十二三岁也不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何有的人有机会买笔墨纸砚书册学习历法、算术,而穷苦人却不行?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如杨二娘家一样宽裕,不用承担租税,不知道行不行?正是因为相比上古先贤时候有些人化公为私,才让众多乡里的百姓目不识丁,或者‘斗大的字只认得一筐’。。。”

    其实此时此刻,张立新并不只是简单的讲理。如讲理遇到狡辩或者没理狡三分,不把你当主角,便如那后世打算再网上说服对手一样幼稚了。正是张立新不远处一些假模假式做跃跃欲试状的战士,让一些人明白了张立新可是以反贼自居的人物,绝非什么好欺负的“外地秀才”

    见到一些人的气势已经连辩带吓的打压下去了。张立新的宣教当然也转移了方向,总结道:“田主们之所以让我们用这么破烂的农具,假装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就是因为可以利用租债杂役摊派等各种名目不用费心费力的就能获得好处的缘故。我听闻在南方一些几百人上千人织布的工坊并不是所有都使用最先进的纺车,据说如果使用那样的纺车,很多人的生计都会没有了。我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想过轮班工作,每天只一班三个时辰的方法来让更多的人有饭吃。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我们华夏后辈还以勤劳自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