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威逼利诱

    第十八章 威逼利诱 (第2/3页)

下至少很多人是会认为是杨家人善心大发了,哪怕是在自己的逼迫下。如果是这样,自己又怎么可能通过这样的农民运动来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政治兵员”呢?难道不会有人担心“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而且依据张立新所知的一些经验:百姓是会感恩于利益和小恩小惠。但是:如果完全是出于利益,怎么可能有能够达到自己所设想水准的“政治兵源”?如果简单是给下层利益就能拥有人类历史上巅峰意志水准的新型武装,那当年军功授田的秦军与六国军队又没有二十倍的“弹药量”与战争军费支出差距,怎么在嬴政一统六国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不止一次败仗?为什么秦军的战斗力顶天是比赵、楚略强一些,而不是强出一个层次?

    很显然:利益只是“佐料”,只为了田地和私利而战的军队,永远不可能是一支可以创造奇迹的军队,充其量只会是中外历史长河中如过江之鲫一般多的“强军”之一,甚至都不可能是“知名强军”。必须有仇恨,并且最终化解了仇恨而转化为“为天下苍生而战”信仰。如果没有这种舍弃个人一切从仇恨到利益再到生命乃至包括生命的道德信仰--至少部分骨干必须如此,就不可能铸就巅峰,更很难做到在强敌面前以战养战发展壮大,内部组织关系上就更不可能摆脱任人唯亲、帕金森官僚定律之类的顽疾,从而毕然影响新型军队同等质量下的组织扩张速度。这种情况下,一个“反面角色”都不找出来,反而要跟自己批判过的富贵之人请客吃饭觥筹交错,那会让自己所需要的人怎么想?那些曾经深受压迫的下层怎么想?

    因此:张立新不得不做出某种“决裂”的表态,和“站在穷人一边”的立场。当然,张立新此时也明白:如果自己现在就毫无限制的“吃大户”,或者如在河间营城那样“搞公审”,就会把自己这这一带停留休整壮大力量的时间从本可以的最多几个月缩小到最多一个月甚至更短就会遭遇朝廷重兵围剿,这对于眼下的计划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自己也有必要让被看管起来的杨家人心中有个底:队伍不得不表明站在穷人一边的立场。

    寒冷的夜晚,凉风阵阵。一个早就被开挖的如同专门坑杀俘虏一般的坟墓一般的山崖不远的大坑附近,杨家七八个核心成员都被秘密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压了上来。这阵势,很显然是要处决这些人了。

    没有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