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章 (第1/3页)

    一束金灿灿的阳光透过东面墙壁顶端的网状通气窗,射进了这间足有四十平方米的宽敞的地下室。身穿睡衣坐在沙发椅上默默抽烟的大华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士诚,真切地看到了在光束中升腾飞舞的无数尘埃和一团团飘浮不定的青烟。他还注意到了一个谁也没有注意到的小小细节:一片早凋的枯叶贴着通气窗外的金属网面不断滑动,把这束射进室内的阳光搅得支离破碎,使静止的阳光带上了动感。

    公司总矿师王天俊——一个年约四十、其貌不扬的胖子,环绕着这束阳光不停地来回踱步,把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从大嘴里喷吐出来,有意无意地加重了这个地下室里的忧郁气氛。副总经理赵德震,一支接一支地抽雪茄,神情木然而阴冷,仿佛泥塑的神像。

    “完了!完了!一切全完了!确乎!”

    王天俊搓着肥厚而白皙的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句沮丧透顶的话,搞得总经理李士诚心魂不定、极为烦恼。有一阵子,李士诚几乎想从沙发椅上站起来,在这个总矿师可恶的胖脸上狠狠地揍上几巴掌。

    总矿师不知道总经理的心理,他也不想知道,他只顾说他的:

    “完了!总经理,咱们全完了!确乎!我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严重的瓦斯爆炸!我决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可它偏偏是事实!这事实说明,大华公司从爆炸的那一瞬间起,一切的一切全完了!”

    李士诚厌烦透顶,恨不得捂起自己的耳朵。为了分散注意力,他将眼睛紧盯着面前的通气窗:挡在通气窗金属网外的那片枯叶被风吹走了,阳光无保留地从金属网的孔隙中全部泻进了地下室阴暗的地面。

    “唉!这真是想象不到的事!这真是无法想象的事……”总矿师继续说着。

    李士诚终于按捺不住了,站起来将半个身子探入那束明亮的阳光中,以一种不容置疑地口吻道:

    “好了!好了!别讲这些丧气的话了!还是先把情况从头到尾说说吧,看看我们现在还能干些什么?不管这场灾难有多严重,我们都要面对现实,承担起我们的责任!”

    他重新在沙发椅上坐下了。他力图恢复信心,说话时尽量提高音量,身体也尽量挺直。在沙发椅上坐正之后,他又用手拢了拢头上的乱发。

    王天俊立即敏锐地察觉到了李士诚的心态变化,马上意识到自身的卑微与渺小,重新校正了总矿师与总经理之间应有的关系,胖脸上适时地堆上了一团笑容,他也恢复了常态,又像往日那样,为炫耀自己知识的渊博而夸夸其谈了:

    “李公、赵公,确乎像你们二位如今所知晓的那样,昨夜,十一点三十五分,我田家铺井下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我国采矿史上尚无先例的瓦斯爆炸。瓦斯,俗称‘脏气’,乃地下煤体和围岩中释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之总称。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之气体,根据欧美各国矿业学专家测定,其比重为0.554,不易溶于水,但易于扩散,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即其中瓦斯含量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六时,遇到火源即可发生爆炸,并引起大面积燃烧。因而,我们可以断定,昨夜我田家铺矿井下的瓦斯浓度确乎超过了爆炸界限。还有,瓦斯在矿井之下,一般有两种存在之状态:其一,为游离状,亦称自由状;其二,为吸着状,吸着状又分两种,其一……”

    “好了!好了!王总,还是先谈谈昨夜的事吧!”赵德震终于不耐烦地打断了王天俊的话。

    总矿师先生显然有些不高兴,他正讲在兴头上哩!

    “是的,昨夜……”他也只好将话题转回昨夜,“昨夜,在田家铺井下当班者,亦即受害死亡者,计有十八家包工柜约一千余名窑工,其中包括本公司各类井下杂工一百二十余人。根据爆炸规模和烈度来看,情况很糟!这里还是需要谈谈瓦斯问题,须知,瓦斯问题,乃当今煤矿的一个重大问题!瓦斯之涌出,并产生爆炸,这其中的因素是极复杂的,既取决于矿井煤层的瓦斯含量,又取决于开采条件。法兰西矿业专家、著名的矿脉地质学家格雷古瓦先生曾经就这个问题进行过精辟的论述……”

    注意到了李士诚厌烦的目光,王天俊被迫放弃了一次绝好的卖弄机会,忍痛将那位法兰西的格雷古瓦先生割爱了。

    “瓦斯因其是一种气体,故而,常常会随着煤层的开采,大量涌出;这种涌出,一般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几分钟、乃至几秒钟,便涌出几十吨乃至几百吨。是的,须说明的是,瓦斯是有其重量的,像世间的一切物质有重量一样,瓦斯也有重量,瓦斯涌出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并伴有强烈声响。英国TVA煤矿,一八九二年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瓦斯爆炸,那时人们对瓦斯问题尚无深刻认识……”

    “王先生,能不能简单一些?”

    “是的!是的!我尽量简单一些,尽量用最少的话,把这件极复杂的事情讲清楚。瓦斯之涌出,一般来说是可以防范的,诸如配备良好的通风设备,设计开拓合理的回风、进风巷道,等等,但可悲的是,迄今为止,中国人自营煤矿者,大多数人尚不知瓦斯为何物!不,不,李公、赵公,我决不是在讲你们!其实,这事怪我,确乎怪我——确乎!设若我早一点把有关瓦斯之科学向你们讲明白,你们就会知道,一个精通煤田地质的专家对一个煤矿公司来说该是何等之重要!刚才我讲到了爆炸。是的,关于瓦斯之爆炸,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有大量涌出的超过爆炸限度的瓦斯;其二,矿井本身丧失了迅速通风疏散瓦斯的能力;其三,有明火之火源。我田家铺矿井昨夜的爆炸,无疑具备了上述条件,否则,则爆炸不成立。”

    王天俊讲得严肃认真。

    李士诚和赵德震却哭笑不得,啰里啰嗦讲了这么半天,这位博学的总矿师仅仅是论证了爆炸的可否成立!这不是活见鬼么?!轰隆一声,大华公司几乎报销了,上千条人命葬送了,成千上万愤怒的窑工、乡民将这座经理大楼团团围住,逼着他们躲进了这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在这种时候,爆炸的可否成立还用得着论证么?

    “好了!王先生,我们谁也没有怀疑爆炸的真实性。现在我急需知道井下的情况:人员、设备,以及这场爆炸造成的直接后果!”李士诚严厉地道。

    王天俊怔了一下,他从总经理铁青的脸庞上看出了自己这番科学讲演的糟糕效果,他得设法补救,他得用自己渊博而精深的学识来证明:一个精通矿井地质的总矿师,对一个煤矿公司、对一场煤矿灾难是如何的重要!

    “是的,是的,这场爆炸是真实的,因而,也是成立的,这就要讲到瓦斯的形成与储存之条件了。众所周知,煤,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演变而成的,而植物在形成煤的漫长而久远的历史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化学反应。法兰西著名矿业专家、矿脉地质学家格雷古瓦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公式,论证了植物纤维素的分解结果,这个公式是这样的——”

    总矿师先生顺手从西装上衣口袋里拔出一枝大黑虫一般的钢笔,一丝不苟地在一张白纸上刷刷写下了一串字母与数字:

    (C6

    H10

    O5

    )4

    →C9

    H6

    O+7CH4

    ↑+8CO2

    ↑+3H2

    O

    大黑虫产出的卵儿伏在白纸上,不停地在李士诚和赵德震面前晃动,李士诚几乎被气昏过去,赵德震却哑然失笑。

    “这个著名的公式说明了一个问题,也确切地告诉了我们瓦斯的组合成分……”

    “够了!够了!王先生,我再说一遍,我现在心急如焚!我不需要知道什么该死的法兰西、什么格雷古瓦、什么著名公式!我要知道的是:现在井下的情况!人员、设备,以及爆炸的直接后果和公司的损失!”

    “是的!是的!”

    王天俊被李士诚震慑住了,不得不再一次告别令人尊敬的格雷古瓦和可爱的法兰西。

    “井下的情况,目前很糟糕,很糟糕,确乎!井下之人员估计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已死于爆炸,或死于爆炸带来的其它危害。这其它危害有三种:其一,是爆炸带来的大火;其二,是爆炸带来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诸多窒息性气体;其三,是……这个……这个……其它之损伤,诸如:空气急剧膨胀和收缩会造成人的瞬间死亡,还有冒顶、片帮等复杂情况……”

    李士诚焦急不安地问:

    “这么说,井下一千多人全要送命?”

    王天俊点了点肥实的脑袋:

    “可以这样认定!科学历来是无情的!”

    “那么,井下的巷道和设备呢?会不会有严重损坏?”

    总矿师先生想了一下,回答道:

    “一般来说,除了位于爆炸中心和燃烧通道上的设备会遭到严重破坏之外,其它情况尚不至于如此严重。然而,要命的是大火,爆炸带来的大火,不但会烧掉井下的机器设备,而且,如控制不力,还会烧毁整个煤田……”

    “那么,我们如今还有什么补救措施没有?”

    王天俊长长叹了口气,摇摇脑袋道:

    “刚才我已经反复说过,我们中国人、中国自营煤矿者对瓦斯之危害,一直没有深刻之认识,事到如今,我个人是毫无办法的!现在大火已经烧起,爆炸还在继续,组织地面人员下井抢救是极为危险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设备短时间内是运不出来的,加之地下的人也大都遇难,因此,也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我们就看着这场大火烧下去!我们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吗?”赵德震用白眼珠子扫着王天俊,冷冷地问。

    王天俊不停地用手帕揩着额头上的汗珠儿,仿佛费了极大的劲,下了极大的决心,才长长出了一口气,喃喃道:

    “惟一的办法……惟一的办法,只有……只有立即将井口封闭,切断地面对地下的空气供应,使……使地下之空气在燃烧过程中自然耗尽;而后,促使地火熄灭,再派人下去收拾现场……”

    “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没有,只有这样,公司才可尽量减少损失,国家才能保住这块煤田,这确乎……确乎是一个极严酷的现实!我……我委实不愿讲,我知道,现在封井,我们做不到。包围着这座大楼的窑工、乡民们会把我们活活吞吃掉!况且……况且不人道,井下也许还有少数侥幸活着的人们,我们……我们……这也……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负责!”

    总矿师王天俊的这一番话倒是极清醒的,不要说马上派人封井,就是现在想走出大华公司的这座经理楼,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李士诚不是那种泥捏的软蛋,他准备拼着身家性命去应付眼前的这场重大危机。为此,他在灾难发生后的一个小时内,连续向省府实业厅、宁阳县知事公署、宁阳镇守使署,发了几份急电,通报爆炸实情,申请救援。宁阳县知事张赫然是公司顾问,宁阳镇守使张贵新以往和大华公司也交往甚密,李士诚相信,他们决不会袖手旁观的!况且,这场涉及上千条人命的重大灾难发生在他们所管辖的地面,他们即使和大华公司没有什么交往、和他李士诚没有交情,也得出面处理。

    然而,现在,他却只有等待,等待公司协理陈向宇应付掉窑民们最初的骚动与冲击,等待着镇守使张贵新派来救兵……

    在这令人焦虑的等待之中,李士诚产生了一种被埋葬的感觉。他觉着他置身的这间地下室像一座洋灰钢骨造就的坟墓,把他,把大华公司,把一个实业家非凡的梦想埋葬了。

    腕子上的金表在吧嗒、吧嗒走动着,把一格又一格的光阴、一圈又一圈的时间抛到了身后,抛还给了永恒的历史。他想哭,为他的矿井,为他的事业,为他付出的光阴,为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记录。

    这值得好好哭一回。

    李士诚天生是个实业家,从二十岁开始办实业,二十年中大小办过十三个厂子,失败过十二次。他的父亲是前清道台,很有钱,据说和办洋务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过往甚密。后来,父亲死在任上,给他撇下了一百八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和几千亩土地,为他创办实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二十岁那年,他不顾母亲和家族的反对,在苏州创办了第一个造布厂,不料,是年秋天,一场大火把造布厂收进的棉花烧个精光,致使造布厂关门。二十一岁那年,他自作聪明,发明了一种“磨墨机”,创办“四宝机械公司”,专事“磨墨机”之生产。在他看来,他的磨墨机是完美无缺的,只要用手摇摇飞轮,固定在砚台旁的墨块即可飞快磨动起来,既省力又省时,完全可以大量生产。他大量生产了,总搞了有千把台吧,结局却很惨,文人骚客们根本不予理睬;而这时,墨水、墨汁相继问世,“四宝机械公司”被迫关闭。二十二岁那年,他投资办煤窑,小窑打到六十米深时,适逢洪水暴发,煤窑淹没。二十四岁创办“士诚洋火制造厂”,因经营不善,没法和对手竞争,两年后倒闭。二十六岁时,重办造布厂,惨淡经营五年,多少赚了几万两银子,后来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