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2/3页)

,他田老八死了,他的老婆孩子还可以像模像样地活下去!这就是说,他的三个儿子都不会被逼到地层下去了!天哪,竟有这等事!二老爷竟然这么大度、这么有气量,竟把他身后的事情安排得这么合情合理,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是该死的,他一时糊涂,上了那个大兵营长的当,杀了人,干了不仁不义的事,这怪不得二老爷的,二老爷不杀他,那些客籍窑民也会杀他的!

    原来,原来并不是田二老爷要杀他呀!

    他错怪了一个多好的人呵!

    他混账,他真混账!

    他愧疚而又恐惧地哭了。

    他冲着二老爷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哽咽着,说出了一句真诚的话:

    “二……二老爷,我……我错了!”

    二老爷庄重地点了点头,缓缓地道:

    “知错就好……就好!二老爷我不怪罪你!你也甭记恨二老爷我,我……我……我也是没有办法呀……”

    二老爷不忍再说下去了,手一挥,示意押解的人执行背石沉河的家法。

    两个家人抬着那半截沉重的磨盘压到了田老八的脊背上,磨盘孔上系好了绳子,绳子在田老八的脖子上绕了两圈,扎成一个死结,剩下的一截塞到了田老八的胳肢窝里。

    田老八被压在地上软软地跪着,头垂得很低,几乎碰到了长满野草的地面。

    二老爷又挥了挥手,四个人抬起了背着破磨盘的田老八走下了大堤。

    在往大堤下走时,田老八本能地挣扎起来,可他没有骂。在挣扎的时候,半截磨盘从背上滑落下来,死死地吊在他的脖子上,勒得他直翻白眼。

    “扑通”一声,他被四个人提着胳膊,提着腿,甩进了河里,甩得不太远,他落水的地方离河沿只有五六步。

    这显然是很让人失望。

    田老八被扔进河里后,便再也没冒上来,离得近的人说是看到了他的脚,说他的脚曾在河面上出现过两次,把河水蹬出了一圈圈新的波纹。大多数人却没有看到。那些对看杀人有着极大兴趣的人们,无不感到极大的失望,他们原来以为大名鼎鼎的“背石沉河”十分地好看,现在看了一回,也不过如此么!

    他们一致认为,“背石沉河”还不如杀猪更耐看。

    围观的人们带着各自的失望,纷纷散开去。二老爷也坐上凉轿顺着大堤往分界街上走了。田老八的媳妇哭昏了过去,二老爷临走前也并没忘记留人照料她……

    很好。

    一切都很好。

    古黄河大堤还像巨龙一样静静伏卧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河中的水还在静静地向着那千古不变的方向流淌,血红的残阳依然高悬在远远的天际,旷野上的风依然带着泥土的腥湿味在田家铺周围的土地上飘荡着……

    仅仅是死了一个应该死去的人。

    田二老爷不后悔。田二老爷在古老的仁义面前,在这块土地朴素而又简单的真理面前,显示了自己无可非议的高尚与公正。

    当四面八方的枪声再一次稀落下来的时候,大华公司总经理李士诚带着两个身着便衣、揣着短枪的矿警,沿着公司公事大楼的墙根,溜到了外护矿河边上,通过护矿河上临时架起的木桥,逃到了公司生活区外面。

    这时,那轮血红的残阳已沉到了遥远的地平线下,西方的天际上抹满了橙红色的斑驳的云霞,广阔的原野上升腾起袅袅飘浮的轻纱般的湿雾,那湿雾和田家铺镇子上空的炊烟混杂在一起,一阵阵向高远的夜空中飘散。枪声停了下来,依傍在古黄河大堤下面的田家铺镇和田家铺矿区显得出奇的宁静,仿佛这里根本没有发生什么灾变,根本没有进行战争似的。顺着公司挖掘的排洪沟走到大堤上时,李士诚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像一条摆脱了旋涡恶流缠绕的鱼儿一样,再一次领略到了自由轻松的滋味,他突然觉着,不论在任何时候,活着,都不是一种负担。

    黄河故道大堤上那一幕执行家法的壮剧已经演完,该死的,死去了;该走的,走掉了;连哭昏在大堤上的田老八的媳妇,也被田家的女人扶回去了。没有什么人留在大堤上,连绵起伏的大堤像一道森严而又破败的城墙,拥着一河清波,从看不到尽头的遥远天边伸展到李士诚脚下。他心里很坦然,他也没感到害怕,他并不知道在这道森严的大堤上刚刚执行过一个罪犯的死刑。他穿着皮鞋的脚板击打着这段灰褐色的大堤时,夜幕已在飘渺的轻烟中挂落下来,正前方墨蓝色的空中已隐约现出三五颗星星,他有了一种安全感,他想,他只要悄然通过这段大堤,就可以穿插到旷野的小路上,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今日下半夜——最迟明日一早,赶到宁阳县城。下一步,他就可以逃到天津,或者上海……

    他这样做并不是不负责任,他愿意负责任,愿意承担起一切应该由他承担的责任,他愿意接受**的公道裁决,但却不能接受来自任何方面的压榨与欺辱!战争并不是他挑起的,战争的恶果,也就不应该由他一个人独吞!他曾经同意封井,但他不希望以这种流血的、武力的形式解决窑民的骚乱问题,他甚至宁可向窑民们作出更大的让步,也不希望进行这场战争。不错,窑民们太蛮横,太不讲理,窑民们截击了北京的委员团、占住了矿区、阻止了**的封井计划,可这也不能打呀!打到最后,张贵新和他的大兵一走了之,这残败的局面他如何收拾?大华公司还要不要办下去?他是实业家,不是军事家,他要的是煤炭,要的是钱,而不是窑民们的尸体!

    在战争爆发之前,他通过县知事张赫然,三番五次劝张贵新,请他不要打,张贵新却不听。张贵新要面子,张贵新要在窑民们身上找补回他在委员老爷们面前丢掉的面子,张贵新要打!他曾经答应捐一万块大洋的军饷给他,但他还是要打!当时,实业厅的矿务专办李炳池也在一旁以威胁的口吻提醒说:地下大火在蔓延,如果再不封井,田家铺煤田就完了!他也只好让他打——不管他如何阻拦,人家还是要打的!他的命运从五月二十一日的大爆炸开始,已不是他自己能掌握的了。

    他也恨那些无赖的窑民,事情闹到今日这一步,完全是窑民们造成的!这些窑民根本不讲道理,不顾大局,甚至动枪、动炮,再三滋事挑衅,这才最后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开初,他尽管提心吊胆、心魂不定,可还是认为窑民们是不经打的,少则半天,多则一天,战争就会顺利结束,窑民们就得抛下一具具尸体,狼狈逃出矿去。却又不料,窑民们竟打得十分顽强,鬼也搞不清他们从哪儿搞来了这么多钢枪、这么多子弹,从六月四日到六月六日,硬是和张贵新两个团的大兵整整对峙了三天,竟搞得这两个团的大兵毫无办法!张贵新连着三天未能攻进矿内,情绪变得极为烦躁,张口就骂人,不但骂他的部下,居然也骂起他李士诚!骂他不该修护矿河,不该筑高墙,不该把矿门建得像城堡,好像战事失利的责任也该由他李士诚来负似的!

    协理陈向宇是聪明的,他劝他早一点离开矿区,先到县城,和那帮逗留在县城的**委员团的委员们谈谈,做些疏通工作;尔后,到天津和上海去,通过关系打通北京**的各个关节,准备处理善后问题。他想了想,认为这是可行的,遂将离开矿区的打算告诉了张贵新。张贵新一听就火了,拍桌子砸板凳的又是一场恶骂:

    “妈的!你姓李的也要跑?你往哪里跑?!噢,刘芸林跑了,张赫然跑了,你们都他妈的跑了,想留下老子在这里给你们擦屁股?你他妈的想得美!老实告诉你!我姓张的不走,你狗日的也走不了!弟兄们是在给你卖命,军饷你得出、粮草你得管、死人你得葬、活人你得养!你他妈的敢跑,老子就叫底下的弟兄冲着你的脑门练枪法!”

    当时,他真有点按捺不住了,他真想痛痛快快地用最恶毒的语言和张贵新对骂一通,他觉着他的人格、他的尊严受到了污辱。

    然而他不敢。他的好时光在五月二十一日的大爆炸之前已经过完了,他在张贵新面前已不再是一个踌躇满志的实业家,而不过是一个败得一塌糊涂的上流乞丐。

    可他还是说话了,他不卑不亢地道:

    “张旅长,我并不是要逃走,也不是对您和您的弟兄们不管不问,我走了,赵副总经理还在,陈协理还在么。一切,他们会负责的!再说,上海、天津,也是中华民国的地盘么……”

    张贵新恶狠狠地打断了他的话:

    “别他妈的给老子玩花招!上海、天津是中华民国的地盘,可他妈的不是老子的地盘!老子就要你呆在宁阳,呆在田家铺!”

    他简直被张贵新的蛮横气昏了,愤然反驳道:

    “我愿意呆在哪里,就呆在哪里!在**的公断下来之前,我有我的自由!”

    张贵新拔出手枪,“啪”地拍在桌子上:

    “你有自由,老子有枪!老子一枪就能毙掉你八个自由!”

    恰在这时,陈向宇走进了屋子,他显然在门外已听到了他们的争吵,一进屋便劝道:

    “二位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呢?李公,您少说两句;张旅长你也消消气,李公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现在外面四处都是窑工,哪里跑得出去呢……”

    在陈向宇的劝解下,一场小小的风波才告平息。

    这是今日上午的事。

    傍晚,陈向宇悄悄跑来找他了,并给他带来了两个换上了便衣的矿警。他自己也做好了出走的准备,十几根救急的金条已缠裹好,扎在了腰间,一件七成新、不太显眼的灰绸子长袍也从箱子里找出来,穿在了身上。陈向宇将他送到了护矿河边上。临别时,他握住陈向宇的手,眼里落下了泪,悲切地对陈向宇道:

    “向宇,我走了,这里全拜托给你了,老赵无能,一切还劳你多费心,你今日为大华公司所作的一切,我李某都铭记在心,只要能躲过这次大难,我……我一定要加倍报答你的!”

    陈向宇也动了感情:

    “李公,不要这么说,这一切都是我该做的,谈不到什么报答!”

    “可……可我过去给你的太……太少了!连着两年也没给你加过薪……”

    陈向宇笑笑,眯起眼睛,真诚地道:

    “没关系!我到您这儿做协理,原不是为了两个薪金!事到如今,我也不瞒您了,一切都直说了吧!到您这儿来,我是有我的想法的,我是想和您一起学着办矿,我是想在日后的某一天,搞一个自己的煤矿公司!”

    他一怔,惊诧地道:

    “你……你也想办矿!你?!”

    “是的!想办矿!到大华公司的第一天,我就想过,以后,我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经验办矿,我确乎不是为薪金,我是在探索一种经验!我用大华公司的矿业,用李公您的矿业,锻炼了我的办事能力。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收获呀!从这一点上说,公司给我的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李公,我陈向宇由衷地感激您呢!”

    他呆住了,他想不到面前这个天天碰面的年轻人竟这么野心勃勃!他被他的蓬勃精神感染了,一下子竟觉着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他仿佛不是在逃离一个动乱的旋涡,而是在启程奔向一个新的、更有诱惑力目的地,他生命的旅程还长得很呢!

    他攥住陈向宇的手,恳切地说:

    “好!好!干吧!向宇,好好干吧!到你真的能独立办矿的时候,我李某会帮你一把的!”

    陈向宇摇摇头道:

    “我感谢您,李公!可我有一个预感,我觉着大华公司是没有指望了……”

    他心中一阵凄凉,是的,大华公司没有希望了,连面前这个和他朝夕相处的年轻人也认定它完蛋了!

    他强作笑颜道:

    “那么,向宇兄,看到大华公司办成这个样子,你真还敢办矿么?”他不自觉地在陈向宇的名字后面加上了一个“兄”字,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惊诧了。

    陈向宇态度是坚决的:

    “我要办的!一定要办的!煤炭是当今一切工业的基础,我们中国要想有自己强大的工业,非要拥有几十个、几百个强大的煤矿公司不可!否则,实业救国就是一句空话!李公,我总这样想,现在,该由我们来主宰自己工业的命运了!该由我们来安排中国工业的秩序了!我们中国土地上的煤矿,不能再一个个往外国人手里送了!”

    陈向宇激动地摇着他的手说:

    “李公,我钦佩您。尽管您失败了,我还是钦佩您!因为您远远走在许许多多中国实业家前面,最先将身家性命投身于煤矿事业,您为我们这些后来者开拓出了一条血的道路!我相信,你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后人将记住你们,因为你们是有功于我们这个中华民国的!”

    这语言像火,烤热了他那颗已经冻结了的心,他真感动!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竟这么理解他,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

    “李公,还有一点,我也是佩服您的,那就是对待日本人山本太郎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您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而这种骨气,在我们的**官员、在相当一批中国实业家身上都是没有的!正因为这样,我才在大华公司随您工作了这么多年!”

    “可你也骗了我!”他想开一句玩笑,可话一出口,他就感到这并不好笑……

    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向宇兄,你说到办矿,可你有办矿的资本么?!”

    陈向宇道:

    “有!我的父亲您也许认识,也许听说过……”

    “谁?”

    “陈汉奇。”

    他大吃一惊:“陈汉奇?北方银团董事长陈汉老?你……你……向宇兄,你原是陈汉奇的公子?”

    他恍然觉着是做了一场梦。六年,整整六年呵,这个北方银团董事长的儿子就在他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他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陈向宇刚到公司时,他训斥过他、责骂过他,他竟能不动声色地忍下来了,他竟那么服服帖帖地听他的喝使,这该需要何等的耐性呵!就冲着这一点,他也不得不承认,他比他强!

    然而,他也恨面前这个骗人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