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皇大帝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章 玉皇大帝 (第1/3页)

    仙界,乃是对神仙在天上生活、居住、举行活动等场所区域的统称。仙界原本也称之为天界。天界原本的统领者是天帝,长有四张脸,每张脸都各观察监视着凡间的一个方向和区域。原本天界与凡间是由一棵叫做“楗树”或“扶桑神木”的巨大神树连接着。但是自从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引发天火、洪水与猛兽暴潮以后,天界之人怕凡人沿着楗树爬上天界,把猛兽们也引至天上,所以就把楗树砍了。而另一方面,以炎帝为首的神农氏部落和以黄帝为首的轩辕氏部落本是敌对的双方,但是因为突然出现第三方的强大势力——以蚩尤氏为首的九黎部落。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双方与蚩尤部落单打独斗打不过,所以他们就两个部落先放下仇恨,团结起来,共同出兵讨代残暴冷酷的九黎部落。经过多年的征讨,终于把九黎部落打败。同时神农、轩辕两个部落在联合作战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感情,并打算放下历史延续下来的仇恨,一起生活。但是还有极少数人反对双方和解,保持双方敌对的态度,可是毕竟是炎帝、黄帝两人以人们能安慰生活为第一要义,并排除万难,双方进行谈判商议。经过多次谈判商议过后,双方决定放在仇恨,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新的部落。众人并且推选黄帝为新部落的首领。

    虽然炎黄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是结束了,可是另一边的洪灾却还是没解决。

    这时候,远古用泥土造人的母神“女娲”因为不愿自己的孩子们被天火烧死、被洪水淹死、被猛兽吃掉,主动走遍天下,寻找五种神奇的彩石炼成凝胶状的液体,将天上的大窟窿补好。但娲皇氏采集的补天神石有三百六十一枚,切是只用了三百六十枚。其中一块却不知道遗落在哪个地方去了。娲皇氏补完天之后,怕天会再塌下来,又杀了一只巨鳖,砍下它的四肢用于顶住天的四个边角。娲皇氏补完天后,她的法力便已消耗殆尽,无法再帮忙冶水、驱兽了。

    就在这时,天帝见女娲主动把天补好,而自己什么都没做,怕人们会对天界失去信任。他赶紧派了鲧到凡间治水。但鲧也是带一次治水,不知道方法。他到了凡间以后,他看见那些小孩子用泥土拦着沟渠抓鱼虾,那他以为治水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方式。然后他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开工动土,没日没夜地干,用泥土和石头建造堤坝,可总是刚立起些许,就又被洪水冲倒了。鲧心里十分着急。人们就建议他去找一名叫“刑天”的神。那刑天守护着一种叫“息壤”的神土,那神土能落地生根,生成一堵巨墙。人们都不住地说,只要能把息壤弄来,这洪水便可治住了。可刑天威猛异常,法力高强,被称之为“战神”。鲧听了以后想到可以让天帝出面去和刑天商量。然后他回到天界,对天帝说了关于息壤的事,希望天帝能派人协助他。天帝也觉得这是个办法,便派人前去和刑天商量。结果是刑天很不给天帝面子,一口回绝了。天界的使者往常都是听惯了阿谀奉承,哪受得了这语气和态度。天界使者用威胁的语气对刑天说,如果你不吧息壤交出来,那就要砍你的脑袋。结果刑天也是条硬汉子,死也不让。演变到最后,双方打了起来。天界使者因为养尊处优惯了,渐渐敌不过刑天,被刑天斩杀于斧下。鲧吓得跑回天界,添油加醋地说了刑天的坏说。天帝听了很是生气,火冒三丈地召集人马,御驾亲征。经过一场恶战,终于把刑天给杀了。因为天帝还气不过,便下令把刑天的头砍下来,要刑天死无全尸。这次,鲧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息壤,用它建起了巨大的堤坝。但是治水是宜疏不宜堵,没过多久那堤坝又倒了,洪水又继续蔓延。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以办事不力、劳民伤财等罪赐死鲧。谁知鲧的怨气凝而不散,聚于他尸体的腹部,孕育出一个男婴,名为禹。禹上天界恳求天帝给他一次替父亲赎罪的机会。天帝心想:“反正洪水也都这样了,天上地下都没人治得住,不如让他去,如果出了什么事,就将一切推到他的身上。”天帝心里这样想,可口上却说是被禹的孝心感动,让禹继续代替鲧监管、督办、指挥治水工程,并派龙族之王“应龙”和异兽“玄龟”协助禹治水。

    禹用的治水方法与鲧刚好相反。他开渠引水,将洪水的力量分散开来。这样不但治服了洪水,还使得大量的土地有了充足的水资源,让大量的地域适合人类居住、生活与耕种生产等等。

    洪水虽然被禹治好了,但是猛兽吃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算是发现在树上筑巢的“有巢氏”和会用木生火的“燧人氏”也只是教了大家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是众人聚集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帮助的部落后,生存的机率大大提高了。

    这次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而引发的天灾,终于平息了,天地恢复成一片祥和清平的乐土。可是常言道:“权贵子弟多纨绔”。这连天帝的儿子也不例外。天帝有十个儿子,是十头金乌,也就是十个太阳。原本天帝规定他们,每天只能有一头金乌在天上为地上照明,十头金乌要轮值照明。可结果有一天他们十头金乌因为太贪玩了,忘了天帝的叮嘱,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