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

    雨湖 (第2/3页)

啪啦稀里哗啦,惊得楼上的奸夫淫妇欲断魂销,急急忙忙整装下来查看,却哪还见得到人影。

    连淙携了四坛酒,转眼奔到了太湖边上。他高高跃起,又把自己摔在了湖面上,激起丈高水花。这时雨已经转为细密,落在湖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待得水花平静,他便拍开一坛酒,牛饮一番。仰躺在水面上,无思无量,随波逐流。与白日一般,想起采芸,采薇,又想起小涟。此时万籁俱寂,唯有雨声,他也不做作,哭一会笑一会。想起师父师娘,又多愧疚。心中哀痛,便想着明日再振作,今夜且随心放肆一回。想到了,便举起酒坛,乱灌一气。他随手取的酒,是四坛陈年老曲酒,算不得上好佳酿,却也十分劲道。未多久,四坛老酒便变成了四坛太湖水,与他一起漂流。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连淙似有所觉。一探手,摸到一个大木桩子,远处有人声传来,又有丝竹之声。原来他闭着眼睛任由流水,已经漂到了一片水榭的一角,被柱子拦住了。那片水榭占地甚广,平常的宅院,也没有这般开阔的。连淙打眼一瞧,自己前面,竖了几百根木桩子,木桩上又有许多横梁,如此成了水榭的宅基。他也不多思量,翻身上了一根木梁,也不运功蒸干衣服,就躺在上面,睡了起来。

    连淙并不知道,这片水榭,乃是苏州上流士子们最爱的初雪楼。民间传说,当年这初雪楼尚不叫初雪楼,也不似现在这么宏大,只在湖边占了三四亩地,与寻常招待仕商的秦楼楚馆,并无二致。先皇微服私访,路遇不便,是那时的楼主程紫衣,慧眼相识,不仅几番救助,更是因怜生爱,将先皇留宿三月。后来先皇不告而别,程紫衣黯然神伤,一月不到,居然抑郁而终。先皇赶到,闻此噩耗,痛哭三日,折剑而回。临行之前亲书“初雪楼”三个大字,命作了此楼的牌匾。自此给了各方人士无数的遐想,都在猜那三字是何意思。最广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说程紫衣与先皇初会于当年初雪之日,先皇题写牌匾,便是纪念那一袭紫衣。传说也不知真假,但是初雪楼在江浙一带,确实无人敢轻侮。便是当今知府家那毛边筛子,也不敢在初雪楼放肆。

    连淙酒醉,躺在那木梁之上,时醒时睡。睡则噩梦连连,醒则心思烦乱。也不知过了多久,水榭上响起来一阵悠悠琴声。那琴声娇柔婉转,哀而不伤,仿佛一个美丽女子,正在温言安慰着谁。世人形容音乐美妙,常说驷马仰秣,游鱼出听。这琴音一响,还真有湖中游鱼,冒首而游,仿佛也沉浸在那音乐里。 连淙被那琴音带着,慢慢平静下来。

    这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日落时分。自受伤醒来,连淙还从没有睡得这么踏实过。他不敢惊动水榭主人,便从水下游走,又去栖凤楼盗酒。昨日留下的烂摊子早就被清理干净,他也不以为意,绕开众人,拿了四坛酒就走。在市面上买了些吃食,又回到初雪楼。他所藏身那处,是初雪楼东侧最外沿一角一座独立的水榭。到了晚间,那琴音果又响起,让他睡了个好觉。

    连淙丢开心事,每日出去盗酒买食,夜间便去听琴。直将那水榭的隔水层,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