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唯一的手段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511章 唯一的手段 (第1/3页)在等待蒂姆时候,陈林芝又一次接到了高博学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打瞌睡的声音,看样子是高博学专门算好时差,赶在陈林芝方便的时候才联系。
他告诉陈林芝说:
“我又跟一些人联系过,对于你的合资提议,几位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的专家很激动,征求同意后抓紧时间和一些国内外的潜在投资方联系过,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来看,目前除了上面之外,老板你就是唯一一个愿意拿钱的投资人。”
陈林芝听出了高博学话里有话,明摆着依然不看好这个项目。
其实陈林芝自己也明白,如果想要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工期长、造价高、回款慢的三峡大坝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
只不过,到了他这个层次,考虑事情早已不仅仅局限在眼前。
公司会倒闭、技术会淘汰、银行会破产,大如花旗银行,不也被中美洲债务危机折腾到死去活来差点倒下,要不是金融圈同行和华盛顿方面拉了它一把,花旗银行很可能就真的倒闭了。
以它的体量来看,如果不救,真有可能引起小范围的金融危机,储户、保险公司、大量股民们都会头疼,甚至可能在美元信用问题上出现风险,这家银行作为全球银行业最大的巨头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美国的地位,早已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
花旗银行涉及的商业领域越多,与美国和全球金融系统联系密切,官方绝不会坐看其破产,一定会施以援手,因为这种企业一旦倒闭,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极为惊人,这也是去年陈林芝决定让联合资本集团大胆抄底花旗银行的原因之一。
未来存在着太多不确定性,可是集全国之力建成的三峡大坝这个宏伟工程,假如不出意外很可能会存在一个世纪之久,流淌的不止是水,陈林芝觉得它更像一台超级印钞机,虽说涉及到民生问题的电价不太可能大涨,却胜在稳妥。
如果可以每年投资一笔钱,等到这座大坝建成之后源源不断收取分红,陈林芝认为很难找到比这更稳妥的现金奶牛理财项目了,哪怕出现巨大危机,在将来某天一贫如洗,也有机会凭借这些分红东山再起。
当然了,只是假设,哪怕美联储破产,陈林芝都不太可能会破产,他的资金分散在好几个篮子里,远远超出人们对超级富豪的界定,相比起大量财富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里的前首富们,他的资产更加多元化,也意味着更安全。
没必要说服高博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陈林芝当做没听出来,只问道:“怎么,现在上面很缺钱?”
“缺,都缺疯了,钱这东西既是纸,又不是纸,四十年代的金圆券教训惨痛,现在讲究市场化经济,又不可能跟以前一样直来直去。去年全国GDP才一万八千多亿,即使分批投资压力还是很大,全国各地绝大部分国营单位都缺钱,水灾虽然严重,可那么多人领不到工资,后果同样很严重。假如不缺钱,怎么可能听说你想投资时候,那帮专家们激动坏了?他们憋了好些年的研究论证,有人心心念念大半辈子,现在就等着正式开工呢,而开工容易,筹钱难,电费多半要涨价,从银行借钱的利息也不少,很可能四十年都收不回本钱。”
高博学说话语气冷静,分明是想劝陈林芝打消这个投资三峡大坝的念头。
回不回本的计算,是建立在现有入网电价的基础上,陈林芝知道将来阶梯电价会涨,不会出现“四十年都收不回本钱”的夸张事。
他通过电话对高博学说:“你不用劝我,这不只是投资的事,少一场大水灾,几千万人就能少遭受一次自然灾害,如果工期长达十年,每年我拿五亿美金出来就行,丝毫不会有压力。况且有我投资,贷款的部分就降低了,等到大坝建成,不用跟化工总厂一样掉进债务陷阱里,收回来的钱还可以再投资盈利,想收回成本应该也容易。”
对岸经济市场化了,计划经济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批高速公路等基建之所以年年赚钱年年亏本,部分原因就是债务太高,利息压力沉重,而且还得帮助其他难以盈利的偏远地区高速公路项目,新债加旧债,资金压力太大。
差别就像贷款买房和全款买房,一个有利息一个没利息,最后的开支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