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知已

    第六章 知已 (第2/3页)

安逸的日子过久了,章学军只顾着游玩,对工作不怎么上心,所以,这么多年仍然是个副科级。

    不能总当探照灯---只照别人。有时,还是要找找自己的原因。所以,当听到章学军说要去当第一书记,刘华新还是很吃惊的。

    刘华新总把章学军当小兄弟,关切地说:“第一书记,是要在村里住五天四夜的,朱小红同意你去?”

    “她是不同意啊。她那急性子,你是知道的。”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和对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一些具体要求,都是从刘华新这里发向全区的,除了

    “五天四夜”这个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硬性规定,刘华新也给章学军简单讲了些。

    刘华新这样做,无非就是说,精准扶贫这项工作是多么多么地重要,绝不能当儿戏。

    驻村第一书记是关键人物,更是马虎不得。他是实诚人!这样做,是没把章学军当外人。

    做任何事,都要把困难放在前面,把事情想周全。不做就算了,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可不能糊弄。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做人做事的基本则。刘华新不能给章学军过多的承诺,只是说第一书记也是个锻炼人的机会。

    如果有困难,再来找他。刚出扶贫办大楼,章学军电话就响了,掏出手机一看,是马明打来的。

    马明是章学军同事加哥们,年龄差不多,关系特好。比章学军晚几年进入机关。

    其时,他们两人关系密切,有共同语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两人都是事业身份,马明也是到了副科就不动了。

    所以,有共同体会和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就多,关系也就特特。

    “老章,他们要你去村里当第一书记,你居然同意了?”电话那头,马明急切切地问到。

    “是啊,领导做决定了,不去不行啊!”

    “他们这是把你往火坑地推,太不人道了。”电话那头,传来马明愤怒地吼叫。

    “也没有你说的那样严重,见面再谈吧!”

    “哎,你什么时候下去啊?有什么在帮忙的尽管开口啊...”电话那头,马明还在不停地说,看样子这事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章学军在回家的路上,先后与职能部门的几个朋友逐一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