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乍起 第七章 传道受业解惑

    第一卷 风乍起 第七章 传道受业解惑 (第2/3页)

达到武圣水准的前辈,他们掌握的武技种类并不多,都是两到三种,武技等级也不高。但他们后来却都将自己的武技练到了极致,从而入道。

    你师祖也是这样,他随自己的师父学完两门武技就到宗门测试,通过后又学了一门武技就难逢对手了,后面再学的武技也只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对他的武技水平提升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江湖中人武技的水平不能完全以掌握武技的数量或等级来衡量,还要看对每门武技掌握和发挥的程度。这就好比师兄弟几人都是一个师父,一起学习,但因为个体差异,武技水平却天差地别一样。

    另外,武学成就相对还好衡量,武技高低只有比过才知道。而比武和拼命厮杀又是两码事,有些人在能保证性命的比武中总能赢,但真到了殊死搏斗时却又很快被杀。所以武技高低不好说,有时也不能说,因为分高低有时就是见生死。

    甚至很多时候,见了生死也不一定就分出了高低,因为比武这个过程非常短又充满了变数。诸如当时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心情、经验、天气、氛围、意志、比武场地等等都会影响比武结果。因此,我一直怀疑比武结果真的体现的就是武技水平吗?

    我觉着不是,它只是一个结果,并不能准确体现一个人的武学造诣。但大家却总是以结果成败论英雄,希望你不要有这样的成见,以后也不要因为几次胜利就冲昏头脑,觉着自己天下第一了。所谓的天下第一只是一个虚名,也没有谁能永远天下第一。生老病死,身体衰弱,是不可违抗的规律,只有随时谦虚谨慎才能在江湖中活得长,记住了吗?”

    这么一大段说教对于吴伦可是很罕见,看来拜师之后待遇确实不同了。刘继祖胆子又大了一点,他先回答说记住了,然后给师父倒了杯水,又接着问道:“师父,您的意思是按照那个分类等级,您已经达到了大宗师的水平了,这代表了您的武学造诣与成就,但武技的高低却不好简单衡量,我说的对不对?还有既然您都是大宗师了,为什么不出来建个门派,当个门主掌门什么的?”

    吴伦默然一会儿,点了点头,“你总结的不错,看来田先生说你聪明确实不错。至于离开宗门,我从来没想过,人要有自知之明。我做任务、教徒弟都没问题,但不善经营管理。创建门派可不简单,我做不来,也嫌麻烦。你看现在多好,无忧无虑,心态平和,不用管各种闲事。”

    刘继祖心里想的却和师父不一样,他是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他担心加入了门派是不是会有很多束缚,因此跟着问道:“那咱们有没有什么门规之类的?”

    吴伦皱眉想了想,“当然有,咱们乐知书院不重这些俗套。我记得只有三条,原文怪拗口的,我记不清了,反正意思就是不得背叛师门,听从师门和师父的教导,不得擅自将宗门里学的、知道的外传,我师父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刘继祖又扭捏了一阵,最后才不好意思地问道:“师父,最后一个问题,您别生气,我这么问就是好奇,没别的意思,我想知道怎样才能脱离宗门?”

    吴伦听了果然脸色有些不悦,但还是冷声说道:“有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