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自闭症的确诊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02章自闭症的确诊 (第1/3页)

    当我第一次走进专家院长办公室的时候,在空有一人的房间里,那个看起来的确像个男人的专家院长,却似乎毫不在意,有意识的在难以掩饰的压抑中,带着低沉的声音对我说道:“你等下再来!”

    当时听了,我的思维意识虽然在想,可能是他要诊断其他孩子,可是我的显意识感知体验,却又有种极不协调的怀疑感。

    虽然,我的思维意识,难以从他的语词中判断出他内心的真实,但我的显意识感知功能,让我从他语气和神情中敏锐的感觉到,他此种语言态度,似乎在信心不足的同时,又好像别有用心。

    果然,在焦虑的等待中,当我再次敲门直接进去的时候,发现他刚从窗边转过身来。也许是因为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让我又一次的出现,使他感到意外。

    因为,他的眼神明显有些飘忽与散焕,同时在刻意旁视中,又似乎在想掩饰什么。然而就在我还没来得及多想时,接着,又从窗边飘过来一股淡淡的烟草味。

    此时,我似乎突然间明白了,他第一次让我出去,或许他还没有做好如何面对我的准备,也或许真的是真烟瘾犯了。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很大程度上暴露无疑,说明了一个专家的水平和素质。想到此处,我先前那股好不容易又燃起的希望与期待,顿时在刹那间消失了大半。

    可是,在进退两难之中,虽然有些失望,但我还是尽量以自然而不被他察觉的方式看了他一眼,只见他那中年面孔上,一双缺乏坚定而又黯然的眼神时,我迅速拿出香烟,以俗人之礼以待俗人之举的心态,在虚伪的恭敬中,赶紧把香烟递了上去…

    不料,此法甚有奇效,犹如丹药在立竿见影中,让他原本几分紧绷的面孔,瞬间变得柔和许多!

    他的这种反应,似乎早已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我在预约前,为了防止他们以利益为导向的欺骗性就诊,和担心他们在专业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权威效应,来达到糊弄家长,而达到赚取利益为目的的可能性,我就逐步在微信中,刻意向他们似乎无意识,渗透着对我个人的有利信息。

    因此,在去合肥之前,为了获得更多信息,我搜索过他们机构的资料。虽然,这个机构的规模和外在形象上,在合肥算的上是自闭症权威机构,但其性质,却有绑架公立倾向的私立医院。

    正因如此,让我在怀疑中想到,此类医院在预约接待前,往往都会尽可能搜集家长的资料,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策略,从而谋取更多的利益。这种违背专业素质与原则的机构,而不以孩子为中心的无良康复机构,其实在自闭症康复领域早已普遍存在。

    更让人难以相信和接受的是,当时我还不知道,自闭症康复领域,早已搞的像交易一样。在机构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市场形态。导致很多自闭症康复机构,把原本救死扶伤的康复领域,搞的像描花绘朵的艺术般,几乎是泛滥成灾。好像自闭症孩子,就是他们眼中一块充满诱惑的大蛋糕,都急着挤破头,想抓住时机赶紧分一块…

    甚至在我了解的过程中,有个幼儿园年轻的女教师,都能在金钱的淫威下,成功的糊弄家长接受实施,类似打骂恐吓的驯兽模式,而怂恿她购买所谓的有效资料!

    当时我看到那位家长发来的孩子视频,我忍不住的斥责她几句,立刻警告她放弃,否则孩子的问题只会变得更严重。可是当又看到她发来的长篇信息,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无奈与无助,心中又不由泛起了阵阵凄凉与悲哀…

    由此可见,在自闭症康复群体里,为了赚取更多利益,不乏刻意妄言,妄为,妄断,甚至违背良知,名为人道主义康复,实际上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等于拿孩子做试验。虽然,他们在希望提高技术的同时,但也不乏因不负责任,而坑害了许多家长和孩子…

    他们的宣传手法,很多搞的更像是传销一样,抛诱饵,拉人头,有的甚至利用无效资源,搞的光辉四射而塑造权威等等。导致在金钱名利的腐蚀下,扭曲人性坑害家长和耽误的孩子,远比康复好的要多的多!

    就算是合肥,一个接近国际都市的城市,这家具有代表性的机构,都花代价在百度买名,想想看,这名能是真的吗?能让了解真相的人相信吗?

    同样,其他很多所谓的机构专家,更是如杂草丛生。甚至有的连自己的孩子,都难以有效康复,却都能搞的像真仙大神一样,在全国各地风云鹤起!那么由此可以想像,市场上多达几百种真假难辨的康复技术,分布在这些众多机构与专家手中,那到底又有多少是真的呢?又有多少是假的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位自闭症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

    思考的片刻间,好像度过了几个世纪。当我再回过头,收敛心神的一刻,不知何时那个所谓的院长专家,已经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看着几分如佛陀端坐着的他,再看看他穿的白大褂时,不禁由天使,联想到我的爱人。因为,我的爱人也是着穿白大褂的天使,但她却曾经解释说道:“天使,就是天天给人擦屎…”当时我听了,无语的笑了。因为在我的眼里,这才是真正的天使!才是正真救死扶伤的医院!

    当我再次回过神,接触他眼神的那一刻,时间已不允许我再多想,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似简单的就直接进了主题。

    然而,就在我正准备开口咨询他的时候,他已伸出左手,把一个方块家形的玩具递给了孩子。并侧着头认真的问道:“你们在家里叫他什么名字?”我望望他和孩子,也同样认真的回答道:“叫他诚明志!”(化名)

    而此时的孩子,也许是因为我的怀抱,让他觉的和家里同样安全。因为,只见他在眼光触及玩具那一刻,便豪不客气的在桌子上摸来弄去。

    一直坐在旁边的我,却更像个旁观者,在看着孩子的同时,也静静的在观察着那个院长专家反应。

    可是接下来,没想到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