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突破外在世界

    第10章突破外在世界 (第2/3页)

   因为,身体是心灵的生成器又是它载体…

    因为,心灵和身体是一体两用,限其一就制约其二…

    所以,今天我要做的就是利用他已经变异的刻板行为,来进行有效解除他心灵的灰色铁链,帮他重新打造快乐的红色铁链,而让他重新获得心灵的自由,寄望他的身心能迅速融入到现实中!

    这个道理反过来,就像我再次用快乐红色铁链,以显意识为切入点,唤醒他冲动的欲望,从而冲击他已经受限的心灵,让他自己挣脱负面灰色铁链的制约,再同时植入快乐的红色铁链意识,来替代它先前潜意识中灰色铁链意识。然后同时进行灰色铁链的彻底清除,否则灰色负面铁链会因为继续留在他的潜意识里,虽然受到红色铁链的制约,而暂时失去作用,可是,一旦在相应的情景刺激下,就容易被唤醒,而造成冲击红色快乐铁链,形成冲突,形成潜在分裂内因。给孩子埋下一生的隐患。

    事实上,他现在的母亲,这种潜的分裂隐患已经显现出来,导致她在相应的刺激下,而时常如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却又不自知。

    而外婆是属于偏向失衡的恶性有意识分裂,和我自己的母亲属于同一类型。外公是偏向失衡有意识的良性分裂,最可悲的就是孩子的母亲,属于两相极端的无意识良性和恶性同时存在的分裂,但又不自知。因此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形成正真的分裂症与重度忧郁症患者。

    而她的父母和我的母亲,虽然同样属于分裂型,但只属于有意识的分裂性人格,因此最多导致生活混乱和痛苦,但永远不会成为正真的分裂症患者。因此,有意识分裂,造成的混乱和痛苦反而能帮助此类人,在逃避痛苦中让心灵意识变得更加完善。

    可是,孩子母亲无意识分裂的类型,混乱和痛苦,会因为显意识封闭,导致三大意识断层,而在超越压力极限时,就形成典型分裂症和忧郁症患者。

    而我曾经潜在的分裂,更为严重,因为我多重分裂,多达四种,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历史上,发现最多的是一位美国妇女,存在十三重意识分裂。她的分裂反应和典型分裂反应是一样的,属于自己思维意识和显意识难以觉知的潜意识行为。和典型分裂的区别,只是典型属于两重分裂,而她属于十三重缺乏显意识支持的无意识断层分裂!

    而我的四重分裂,可能是人类心理史上,较为典型的一个,因为,我可以觉察到四个分裂的自我,经常会随着相应环境,而相应的交替出现。也可以在压力情况下,短时间内同时存在。这种现象,在我没有统一整合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像一家四口经常打闹不休,时常搞的我精疲力尽。因此,在我统一整合它们的过程中,又无意发展出四种思维模式,四种人格同时并存,并在获得统一整合后,可以随心所欲的驱驾它们,而让它们在关键时候,当处于高压状态,被迫四个自我就会同时出动,而可以获得平时的四倍智商,为我服务。

    但此种状态容易导致精力衰竭,而引起健康问题。因此,曾经长期高压,这是导致我身体衰竭的主要原因!

    而此种类型的人,在三大意识方面,既有超强的独立性,又在本体觉知作用下,存在很强的统一能力。他们有着很强思维意识的认知能力,在显意识上又有深刻细腻丰富的感知能力,在潜意识上,又有稳固的潜意识储存能力,同时又存在本我的觉知能力。因此导致此类人在,在文学,哲学,修道,学术方面,独具天赋,堪称奇才。但是他们在生活现实中,因为理性的制约,形成了对肉体感官享受的欲望,具备了很强的超越性,而形成而容易满足的心态,因此容易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

    所以,就人类心理性格命运形成而言,虽然,先天个体是重要因素,但后天环境同样也是个主要因素。然而这一切,如果反过来,把它熔炼成一套系统的方法,用于塑造心灵塑造命运,也应该同样可行。所以,虽然眼前才是刚刚开始求证的道理。但不管如何,最起码现在看上去,孩子已经在这样性格形成的原理下,在我的陪伴中,走在了公园的小路上。

    此时,虽然他又向前跨进了一小步,但依然在几分排斥和盲目中,带着迷茫的眼神,像只迷路的小鸟,而有些不知所然的一会望望这,一会又看看那。他的表现尽管如此,但却毫无疑问的,我们已经正式开始进入了制造快乐的红色铁链之中…

    就在一满怀信心与期待的那一刻,我的一双眼睛在所到之处,就像雷达一样,不断在搜索与想象中遥望四周。希望能快速探测到他心灵的支点,帮助他杠起命运的地球…

    太阳徐徐高升,在开始有些温暖的公园里,很多孩子不断的从他身边走过。可是他却依然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一样,显得与他们格格不入…

    就在我一眼望去,终于发现不远处一个体育太极转盘时,我似乎又一次在预料中,再次看到了黎明,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它能给孩子带来的新希望!

    当漫无目标的孩子,在我的诱导与勉强中,走到了太极盘那一刻,预料之中,他再次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清澈的眼神又开始闪烁着喜悦,兴致勃勃的玩转起来…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又再次证明了刻板行为同样可以有效利用。然后在此长彼消中,扩大范围,自然就容易会随着兴趣的扩展,将在替代作用下消失原先的刻板行为。或者达到平衡状态。因为刻板行为对孩子而言,同样是他的快乐,是一种属于自我的成长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在超越常规程度时,就容易因过于沉迷其中,而脱离外在世界,导致兴趣狭窄。而兴趣狭隘又会强化他刻板行为。与现实所不符合,而被所谓的正常人,称之为不正常!

    因此,可以说明,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单从后天环境而言,其实主要就是由于亲情体验和活动空间不足,导致的对视薄弱与依恋不足,在同样原理中,生成的一个问题,而形成的两种表现而已。就如狗如果长期处于被主人的漠视,与空间限制,也会由旺旺叫而变得沉默,也容易导致在见到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