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4:三大意识之潜意识

    附4:三大意识之潜意识 (第2/3页)

入,或在难以避开思维意识和显意识的影响下,只要信息被不断的重复到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自然影响到整个身心的相应变化,而直到形成稳固的状态时,潜意识就会逐渐在个体的不知不觉中,利用已经形成的惯性运作规律与记忆力量,就会偷偷的改头换面,自动自发的促使思维意识和显意识进行规律化与个体所认为的进行合理化相互运作。

    例如被成功催眠的人,当他再次醒来时,虽然不知道催眠师对其植入了吃三碗饭的指令,但当他在不由自主的吃饭你问他时,他就会按照由显意识感知功能导致的,进行由思意识认为合理的解释方法,告诉你说是今天饿了等符合逻辑性的回答。比如当一个人不断的重复一个信息时,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转为潜意识,再作用于显意识而被思维意识认知。在这个重复过程中,信息同时本身就会被三大意识不同程度的相应吸收。当信息重复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融合统一三大意识,就会成为思想习惯的力量。此时潜意识就会在惯性中,在不知不觉中支持与支配显意识和思维意识而作用于个体的行为情绪。

    如果思维意识要制止或控制潜意识的自主行为,就要通过催眠原理,让思维意识和显意识处于薄弱状态,而进行借由潜意识最大限度开放输入相应信息。其次就是直接用思维意识控制行为或情绪,进行强迫压制显意识活动,来达到抑制潜意识活动为目的。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思维意识与显意识,潜意识的斗争过程。最终胜负如何,主要是取决于思维意识作用的意志力,和显意识与潜意识的双重力量之间的悬殊。因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始终是一伙的,显意识就如是潜意识的先锋部队。

    其次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通过催眠原理来清除或消弱潜意识信息。催眠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化,这种个体化主要体现在意志力方面。也就是说个体意志力越强其催眠效果就越差,反之就是个体意志力越弱,催眠效果就越好,因为意志力的作用主要是取决于思维意识,而催眠原理主要就是要消弱思维意识的主体活动。而催眠的基本操作就是让个体,在人为或者自然状态下避开思维意识和显意识,直接进行对潜意识施于相应的信息植入或清除。

    不管是哪种催眠方式,首先都需要个体思维意识和显意识功能,可以有效控制在或处于一定的薄弱甚至停滞状态,以此达到潜意识最大限度开放,而有利于外在信息与潜意识进行无障碍内外对接。

    人类精神世界抛除先天因素,单以后天环境作用而言,主要是通过五官触觉和显意识为基础的进行信息吸收而作用于思维意识和潜意识。当这些信息经过显意识和思维意识的双重作用,而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进入潜意识并逐渐融合为心灵,于最终形成心灵意识的本体或本体产物以及与生理这个载体而作用于现实生活。

    思维意识和显意识一样,都可以在潜意识的支持下独立的存在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但当两者当失去显意识枢纽功能时,个体就容易在显意识缺乏稳定的状态中,因难以有效沟通思维意识认知与主宰功能,而处于追随潜意识互动,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缺乏平衡的现象,如抑郁和躁动型精神分裂等其他交错出现的精神或心理障碍等有意识和无意识交替存在的行为。潜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