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第3/3页)

是个人就能达到3分钟即出结果的速度,大地测量、火炮射击诸元的计算完全不在话下。

    一时间曹半仙之名广为流传,小兵们马屁如潮,纷纷要小长久交代使用方法,还认真记录每一个操作步骤。

    以曹长久看这东西也不过就是梦中大学一次电子实验课,完全没什么挑战性。而且当时华夏已经可以自己做桌面式的电子计算器了,只不过那个思想封闭的年代没有人想到能用在炮兵上而已。

    而且这部曹长久处女作的连线有问题,经常出毛病,不论曹长久还是小兵,手艺都糙的可以,最后还是部队里面的老军工给重新做了一部才运行正常。

    在长久以前的梦中,设计计算机一直是其特殊爱好之一。梦中的社会富足但却没有骨气,科学技术的研究从穷追猛敢、部部紧跟到干脆放弃、只管引进,所有的脊梁似乎在改革中一一折断。

    改革带来了富足,但经验的缺乏却让我们丧失了基本的科技造血功能。这点可就比不上那些老前辈了。

    老军工是河北人,平时闷声不响,但是手底下的功夫一流,平时很能捣鼓点稀奇古怪的东西。他本人虽然文化不高,但是领悟力很强,特别实在无线电这块。

    在那个年代,先进科学的普及提高主要靠杂志,每期的《无线电》上都会刊登一些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报道以及自己动手实践的文章,譬如半导体收音机。

    老军工就对这些东西入迷,不过并不只是照着文章按部就班组装而已,以他的功力来讲文章只是给他开了一扇门,组装只是很简单的事情。

    于是一大堆有关无线电的小装置就出现在了老军工的手中,自己做的半导体收音机不用说了,团里每个干部人手一个。老军工还自己弄了一个功率放大器,将收音机和大喇叭连在一起,于是团里的业余广播节目也就丰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