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十六 (第2/3页)

比速度当然吃亏,半天下来小手指头都哆嗦了。再看看那些老程序员,一行行的汇编代码流水一般从指尖发出,那样子轻松写意,末了还不忘了感谢长久一声:“这个屏幕显示做的还真不错,用起来舒服多了。”

    呜呼,这个似乎也不能比,曹长久满心的骄傲瞬间崩溃,只好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学,自认基本功不扎实。

    晚上的课程基本上是王所主讲一小时,后半段时间就是大家互相讨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曹长久最风光的时间,王所偶尔会让长久上台讲讲现代编译器原理及并行算法研究。

    项目组的人倒也没有轻视长久这个少年,好歹也共事了一段时间了,大家互相也有了一些了解。无论长久有没有资格站上这个讲台,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显示系统还是多用户操作系统都让大家起了敬佩之心。

    不说都快忘了,多用户操作系统已经被移植到所里唯一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了。由于长久早就对移植有所准备,将操作系统分成两个部分,核心层直接用汇编编写直接操作硬件,系统层则使用C语言,这样兼顾了性能和可移植性,从小型机移植到大型机只要重写一遍内核就行了,不需要将所有代码改写。

    不然的话几万行的汇编代码实在让人头疼,一行行的转换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大型机上,长久的操作系统终于发挥了威力,经过修改可以支持40个用户同时上机而互不干扰。

    新系统安装上去后,曹长久还不放心,时刻监视着系统的动静,生怕崩溃。然而据小组使用的人讲,感觉非常好,就似乎没人都拥有一部自己的主机一样。

    甚至有人还夸长久是个软件天才,据说国内以前只有北大杨芙清教授才主持做成功过大型磁盘操作系统。想不到这家伙也能做成功,可见其能。

    这些溢美之词让长久有点飘飘然,终于有人承认自己的努力了,而王所则告诫他戒骄戒躁。

    新系统上去了,编译器也有了,都是长久原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