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四十 (第2/3页)

能成功。

    曹长久算了一笔帐,就算自己先于IBM发布PC,就算市场大获成功,但是在五年之内总归是小公司。

    IBM就是因为眼红苹果机的火热才撞入了个人计算机的市场,老牌计算机公司发力果然不同凡响,先进的技术,开放的标准,得当的市场宣传策略,品牌,都造就了PC的辉煌。

    如果长久发布了微型计算机,该怎么样面对IBM这个大鳄?和它竞争吗?

    不可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和苹果一样,依靠性能苟延残喘。没有资本,不要说广告宣传,光微处理器的产能就能把自己拖死。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搭便车,靠着那些大猪们拱开那扇门,自己这头小猪抢占别人看不到的制高点,借此为后面的发力做准备。

    曹长久制定了一个计划,既然以软件为主,那就以1981年为分水岭。IBM于1981年发布PC机,势不可挡,在这之前苹果机则是实际上的市场标准。

    1981年之前,曹长久决定在苹果机上做一些商业软件,毕竟苹果机的发家就是因为制表计算软件的大热卖。

    现代商业办公越来越依赖自动化,苹果机则顺应了这个趋势,没有那个财务总监看了屏幕上如流水一般自动计算的景象而不动心的。

    历史上一般将苹果机的热卖描述的很夸张,其实开拓市场的艰难没有什么人知道,即使是如苹果机这样的低端价格,对家庭来讲依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这也是虞博士自己的家庭电脑梦破灭的原因,他看错了市场,当时买计算机的都是商业公司、大学、政府、研究机构等等,迎合这些商业用户的口味是长久主要的研究方向。

    初期以苹果机平台发布软件积累资金和和技术人才储备,积攒人气,打出品牌。后期则利用这些资源,借着IBM机的东风一举突入火爆的PC机市场,这才是王道。

    计划书写到这个地步,曹长久停笔又看了一遍,没发现什么漏洞,以这样发展,顺利的话至少自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