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六十 (第1/3页)

当年老毛子为了在软件危机时代曾经做过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那就是动用了几万人为一部机器编写应用软件,还是计划经济好啊,想想几万人一起编程的场面何其壮观。

    张迟他们所面临的就是这种问题,他们恨不得有样学样也搞个人定胜天,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于这块长久设计的微处理器。

    当时张迟他们不过就是想试制一下,毕竟十年的**使得大家对国产几乎都失去希望了。

    完全没想到样品出来了,性能完全压倒了国外的同类产品,令众人大加称赞。

    虽然如此,由于是“私活”的原因,不便公开推广,只好由骊山研究所给七机部补了个报告,匆匆开了个成果鉴定会也就完了。

    而且这东西技术复杂,制造工艺要求高,直接导致了成品率极低(以79年国内工艺而言,当时最好的4KDRAM成品率也不到30%),实验室制作无法大规模应用。因此当时内部决议只是在摸透了之后用在火箭(导弹?)控制上,用于替代进口产品。

    谁知道这件事给一个在那里采风的军报记者打听到了,这家伙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搞到了一些数据,写成了一片报道给发到了内参上。

    貌似这个记者也是懂行的,知道微处理器是做什么用的,文章中对这个代号021的微处理器大加渲染,说几乎任何一个行业没有它就不行,数控机床、人口普查、科学研究等等都离不开它。

    文章还列举了一连串的数据,用以证明土机和洋机的差距,在021之前没有一款国产计算机能够达到国际水准,而021处理器则完全凌驾于国外同类型之上,而且无与伦比的便宜,结论就是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已然进入世界领先地位,溢美之词无以言表。

    虽然单纯从理论性能上讲,长久设计的微处理器也就是骊山研究所代号021的芯片完全当的起这些评论,但是毕竟是长久的试验之作,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完善,而且是8位的,和那些大型机还是没法比的。

    但是决策层可不管这些,无论哪个领导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