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巴江抢险

    第十六章 巴江抢险 (第3/3页)

每一根枕木,每个桥墩前后左右,用枕木、钢轨加以支撑固定,许多人下水把钢轨运到南岸,吆喝一声同时把钢轨放在桥墩上。

    为了做到牢固结实、万无一失,先在桥墩上铺20根钢轨,再铺一层枕木,再铺钢轨、再铺枕木,这样共铺三层,每层用抓钉、铁丝等反复扎紧、固定,以便支撑沉重的列车。在大家的奋力抢修下,铁桥很快修好了。

    南岸一火车头,工兵连长手握小红旗,引导车头徐徐向桥上移动,车头如蜗牛爬行,走一步看一步,当车头驶上桥墩时,听到桥墩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工兵首长把小红旗用力向下挥,车头立即停了下来,车头马上退回南岸。工兵战士对木墩进行了检查,发现桥墩地基下陷,真倒霉,钢轨也错了位。

    工兵首长下达了“拆除桥墩重新再架”的命令,所有参加抢修的部队,二话没说,紧急投入战斗。总结上次经验,要先深挖桥墩基础,再加宽桥墩面积,增加受力面积。

    好在河水只有二米多深,战士们划着小船,把三四米长的钢轨插入河底,围成一个直径六米的桥墩,再用铁皮团团围住,抽干水、挖掘桥墩的泥沙,在底部铺上一层层枕木,四周用钢轨支撑着桥墩枕木,使桥墩基座是原来的四倍,层层叠叠,形成下面大上面小的塔形桥墩,再用铁轨左右支撑,形成人字形支架,产生合力,不使其左右移位。

    然后在桥墩上架设桥面,最后矫正钢轨对接无误后,进行第二次试车。

    火车一声轰鸣,徐徐向桥墩移动,千百只眼睛盯着那高大的木墩“怪物”,人人心里紧张极了。司机紧握闸把,又一声怒吼,慢慢地向北岸移动。快到江心了,司机不时伸出头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张望,我们也捏了把汗,心想,不要出事就好了。车头缓缓向前推进,当车头通过最后一个桥墩时,大家再次睁大了眼睛,盯住桥面和桥墩,桥墩稳如泰山,车头顺利通过,到达北岸!

    这时两岸部队及群众一片欢腾:“万岁!”“万岁!”响彻云霄。火车头,再一次往回走,检验大桥是否结实牢固,火车头一声怒吼,加快速度,再次过桥,通过反复的试压实验,证明大桥结实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