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风雨前站

    第二十二章 风雨前站 (第2/3页)

件大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这年我23岁。

    在流县,部队都发了新鞋子、新袜子,大家眉开眼笑,喜不自胜。我们原来穿的布鞋,是解放区人民一针一线用爱心做成的,南方雨水多,天天行军沙上磨,三下五去二,就把鞋底磨穿了,一些同志虽然看上去是穿了鞋,但早就是脚板磨地了。这次换发的新胶鞋是缴获敌人的,除满足作战部队外,多余的就发给我们。

    鞋是胶底的,鞋底富有弹性,鞋面是草绿色帆布做的,在当时真是高级用品,大家都是第一次享用。据说是外国造的,大家都爱不释手。发给女生中队的也是大男人鞋,她们的娇娇小足怎能“享受”得了!但她们自有办法:往鞋里塞棉花、或在脚上多缠几层布、或多穿几双袜子,不就解决了吗。柔软的鞋底,谁都喜欢。

    1月12日我们打前站的抵达玉市,这里居民多,所有的部队都能住到屋内。趁早为部队准备了吃的,好在用新的人民币可以购物,蔬菜、粮食、肉类买了不少。

    玉市是个大城市,人口较多,物产丰富。正赶上当墟日,市场上买卖兴隆。我们买了点日用品,有的人用多余的衣物交换水果吃。玉林出产一种特大的胡箩卜,比豫章省的胡箩卜大一倍多,而且特长,达到三十多厘米,味甜,炒吃可口。我当时奢想,等全国解放了,把这种优质品种推广到全国,那该多好啊。玉市还盛产一种白细土布,质地优良,外销穗城。晚饭在小摊上吃得特别丰盛,加上特制的泡菜,风味独特,人人满意。五点左右大部队到了,一一安排好,我们便赶路。

    第二天本来计划住石南,到石南一看,已住满了西进的后勤部队。经请示,决定住兴业,要多走二十几里。在石南小息,此地鸡蛋多而便宜,二分钱一个,我们就吃蛋炒饭,再加腌菜辣酱,吃得头上冒汗,还请店主煮了不少蛋带在身上,也给队里首长尝口鲜。

    1月13日傍晚才到兴县。房子不多,有的房东不让进屋,更不准住人,问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