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改造起义部队

    第三十章 改造起义部队 (第2/3页)

证和校徽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一看毕业证上还有陈校长的印章,都羡慕不已。

    没说的,首评一步到位——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许多人因为丢失了毕业证,或没有大学毕业证,只能望“证”兴叹,后悔莫及。我要深深地感谢我心爱的老伴有胆识,给我保存了这些珍贵文物。

    军大四分校全体学员于1950年5月25日离开学校,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学员的大体去向是:有的分到十四军,赴滇西,有的分到十三军,赴滇南,有的分到十五军,赴天府泸州,有的分去改造起义部队,有一小部分挑选去海军、空军等单位。我被分配去改造起义部队。

    起义部队约十多万人,按当时的协议,将起义部队改编为暂编十二军、十三军,在原地驻防,由人民军从连到军级分别派出军代表,对起义部队进行思想改造。起义司令部、联勤等直属队集中在春城市的北郊场,师级以上干部集中到军大四分校校部楼房,师级以下干部集中到军大西边营房,士官以下集中到军大东边营房学习。

    我被编入第十大队第五中队。大队政委是杜晶,大队长曹某。我们中队长叫张文义,指导员是教导团下来的,加上文书、事务长、三个区队工作人员、几个炊事员,一共有三十多人。

    为了改造好起义部队,上级专门挑选了政治可靠、思想觉悟高、理论水平强,工作积极肯干的同志作为改造起义的军代表。上岗前我们进行了严格的岗前培训,上级要求我们,要把改造起义部队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它是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树立的国际国内形象、影响败退岛省的反动军队的大事,决不能有半点疏漏。这是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做的工作。

    我们学习了改造起义部队的方针政策、组织原则、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分析了起义部队的思想状况、组织形态、人员成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诚相待,打不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