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三尺讲台

    第三十四章 三尺讲台 (第2/3页)

手牌”。假装严肃、板着脸说:“小伙子,把‘胜利品’交出来吧。”在场的人都笑了,于是把烟拿给他。我不吸烟,每次发的烟都给他,他张开满口的大黄牙:“这小子爽快!”有时没烟了他就向杜政委要高级烟,政委有求必应,要多了张队长也不好意思。

    那时他已四十多岁了。他把队部的小文书陈振华当作儿子看待,如果他早结婚可能儿子比陈振华还大哩。我们说:赶快找一个吧。他说:等社会主义建成了,讨个老婆享晚年福——好暖脚。说完哈哈大笑起来。我们跟他一起学习、工作,受益匪浅,特别是学到了对革命的忠诚。

    在学院除学习政治理论外,重点学习军事理论。学习中国的、外国的军事家理论思想,学习现代战争战略战术,学习单兵作战战术,学习班、排、连作战战术等等。对语文文化程度低的学员,学习有困难,还得补习文化科学知识。学校要求,排、连级干部文化成绩都得过关,要不然怎么去学伟大的军事经典。学院要求文化高的学员帮助文化低的学员,我文化算是高的了,要包教两个同学的文化。

    一个是邢友学,贫苦出身,一个是少数民族,农奴出身,名叫王连成,他们都是战斗英雄。邢友学识得一些字,心算能力强,王连成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是在边纵时学的。邢友学二十四岁,学习不太吃苦,记忆力差,学习中有时不懂装懂,偶尔还表露出一点骄气。

    我从易到难每天教他们五个字,以后加到十个。为了加强记忆,增加形象感,我把生字贴(挂)在实物上。如“饭碗”,就贴在碗上,“步枪”就贴在枪上。“起床”就画起床动作,“跑步”、“立正”……都画一张张的图片并贴出来,这样做似乎太原始,但在当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教学,效果还是很好,大大突破我的预想。

    一个月下来果然学会了几百个字。对王连成我也格外关心,不时给他加码,让他多读、多写、多练,当时买不到现成的拼音、看图识字等挂图,只得自己动手,制作卡片,尽量教得生动形象。后来由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