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欢歌笑语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四十四章 欢歌笑语 (第1/3页)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重托弟弟小心护送母亲去深城。弟弟性情暴烈,我一再强调耐心服侍,一路小心,末了,除留下我的路费外,多余的钱都给了母亲,家里这么多人还要吃饭啊!同妈妈、姐姐互道珍重,搭车返回普阳省,我同时把三哥10岁的儿子张平生也带去普阳省。这次探亲,按时间算快要超假了,一路上凭那张军人身份证,“闯关斩将”,优先买到了车票,马不停蹄得以按时返回安顺第三预校。我把侄儿张平生安排到附近的小学读书,晚上便写信给文山的亲人报平安。

    第三预校迁来安顺半年了,一直没有开学的消息。学校是否办下去也没人知道。于是就组织大家学习,学军事理论,学兵器知识,总之是有东西让你学,有事让你做。

    1958年2月,果然学校要改制,学校更名为:普阳省军区干部学校。原南诏省来的教员,除少部份留下来之外,其余都回南诏省。所有预校财产都移交军区干校,我们回南诏省的同志等待再分配。

    闭来无事,时时想起了梦中的那位她----邹招生。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这次我找到恋爱的感觉了,于是写了一封情深意长的信,寄给未来的小媳妇——邹招生。信中表达了我对她的思念,信里回味了幼年的往事,还加情加意买了一个精美的信封连同情书一起寄去。从此,东西两地书信不断,显得有些情意缠绵了。这也许就叫“谈恋爱”吧。

    不久我也收到弟弟来信,说母亲已顺利通过深城边境桥,进入香城去岛省,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二月底,宣布了分配名单,三十多人返回南诏省,我们三月初到南诏省军区报到,大家准备行装,择日待发。

    带来的侄儿张平生,是我三哥张学熙的儿子, 1947年9月他满月后随父母亲回到文山,一个月后三哥回到北方,后转道申城去了岛省,1949年全国解放后,张平生的母亲改嫁回到老家浙江余姚,张平生无人抚养,成为孤儿。幼年在婆婆、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