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家乡的思念

    第四十九章 家乡的思念 (第2/3页)

会做。家里做酱油时,她就当父亲的助手,料理家务当母亲的帮手,人也精灵,自小卖酱油出入算数,不差分毫,深得父母喜爱。她父亲常叹息:“可惜不是伢仔,成不了气候。”

    我同她哥哥同龄,从小学同窗到初中,形影相随,每次出去玩,她总嚷着要去,特别喜欢去我家吃那种红的、黄的甜梅子,有时兴致好,我们就牵着她去,去的次数多了,她哥不愿意带她,于是哭着、闹着到她母亲那儿耍娇,我们趁机溜之乎也。

    她1936年11月5日出生,比我小八岁,瘦黑的脸上,眼睛忽闪忽闪的,炯炯有神,鼻梁下面常挂着二条清鼻涕,唏呼唏呼地缩进流出,有时我逗她:“不把鼻涕抹去,不带你去玩。”她也爽快,用袖子一抹,说:“没有了吧?”我们看了都觉得好笑。她从小由父母包办,与人家定了娃娃亲。以后我去天原、洪都读高中,回家少,也少见面。1957年,我回家第一次探望母亲,由她哥哥牵线,才重新联系上,但遗憾的是那次没见到她的芳容,她可能已记不起那位常给她吃梅子的“哥哥”了。听说后来她去读中学,毕业后就去当老师。她为了追求妇女解放,坚决割断那桩“娃娃”亲,独立自主参加工作,终于冲破了封建婚姻枷锁的束缚,成为新时代的新女性。

    远隔千山万水,即使学习忙,脑子里仍有“空隙”,总是惦念着她,有了这张照片,可慰籍内心的思荒。我只要有空就给她写信,还附上我那张“标准”像,用挂号信寄去。

    1959年元月,会计训练班结束,学员各奔前程。我们这些已三十来岁的光棍汉,也该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了。总局批准了我一个月的假,匆匆办好了手续,特意买了一个捷克斯若伐克出口的135照相机,乘火车东去,心儿呀,早已飞到了文山。

    1959年2月初,我乘火车到樟树站,发了一个电报给她。次日,汽车到达文山县城北渡口。这时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心儿呀,莫要这样厉害地跳,灰尘呀,莫要把我的眼睛挡住了!手抓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