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安居乐业

    第六十七章 安居乐业 (第2/3页)

  承包的油菜收割后榨了不少油,可以保证教师食堂全年不用买油吃,油饼做成饲料喂猪,年终杀几头猪,大家回去好过年。我这样做在当时是违背局里意见的,因为全市还没有哪所学校将田、土承包给村民。我想:大不了我不当这个校长。

    1985年下半年,局里决定到葛水中学开“教育改革研讨会”,我拿出了我们的土特产:大草鱼、鳙鱼、鲤鱼招待各位领导。刘局长品尝着鲜鱼,肯定地说:“你老张这步棋是走对了,走得好。”我嗡声嗡气地说:“我还担心受处分呢?”

    “有功,有功”,局领导都笑了。从此,局里不再统一要求水田种水稻,允许学校多种经营,允许把田、土都承包出去,学校只管“坐收渔利”。

    在教学上我强调: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把抓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教学服务。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奖重罚,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生活,使教师安心,工作热心,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学校大门外有一块大平地,过去成为民兵训练和老百姓放牛的场所,对教学造成影响。我就在大草坪中间种植果树,迫使乡里民兵训练迁到别处。这也许是无上级主义吧。

    后来,我在果树的四周建一个三百米的环形跑道,为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提供了场地。我还筹集资金,新建了一幢教室和一幢厨房,改善了学校条件。

    1986年秋,教育局调我去县职称改革办公室工作。学校调来了一位年青的校长孙某某接替我的工作。孙校长不舍得我走,感到有一位老同志在更踏实,还许愿:你不用上课,只当参谋。我当然乐意,因为我知道去“职改办”要负责办理全县教师的职称工作,事情多而繁重,且事必躬亲,我已58岁了,也该休息了。

    我在葛水中学四年间,工作有点成绩,心情也很愉快。我常对老师们说:“要求大家做到的,我先做到,不搞任何特殊,与大家同甘共苦,办好这所学校。”

    我以实际行动取得了大家的信任,并树立了威信。每天出早操,学生、老师还未起床,我已经离开了暖窝;学生跑一二公里,我也陪同跑到底;生活上不搞特殊化,食堂吃什么,我同样是一份菜。

    我当时工资是行政18级,工资不低,但很少另开小灶。我与儿子小云、小春(读初三)同大家一样过清苦的生活。我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政治,老师还有什么说的呢?现在局里几次来电话催,刘局长斩钉截铁地说:“你一定在服从分配呀……”,我只有服从命令离开了葛水中学。

    ……

    1982年,我们从南诏省回到阔别24年的故乡,一家5口人,住房是个大问题。

    文水小学领导照顾招生分了一间百年老屋,由于我家孩子多不够住,于是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在公家堆杂物的楼上用木板、纸板隔了一间房子,让儿子居住,虽然简陋,权且栖身。

    大儿小云,过年时在这间简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