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最后的冲刺

    第七十二章 最后的冲刺 (第3/3页)

随意查找任何一本资料、书籍。

    他们没有索要任何报酬,而是热情提供方便。所以我在族谱《后记》里写了感谢县档案馆、县图书馆对我们支持的话。

    后来,我们又到醪桥乡太公寺,实地考察了我祖太公张大观的墓地,可惜坟墓已被人挖掉了,又去醪桥水背庵找张氏祖公的墓碑,结果收获不小,从残碑上找到好几辈人的派号、姓名,大大充实了族谱内容。

    我们边收集材料,边整理,边调查,边审核。我和宗弟还负责给每个20岁以上的成人写传记,写好后拿给他们本人阅读修改。各户的基本信息、相片等资料到齐后,我们进行整理归类,写出初稿,再请族人阅读修改,抄正后联系好印刷商。

    我每天守在打印机旁指导打字员打初稿,那时正值年终,天气寒冷,打字室没火烤,只好强挺着,结果把我冷得感冒了,我一边吃药一边工作,打出清样后又校对两遍,再打出脚本,再交各地族人阅读修改,并寄岛省大哥、三哥审阅修订,最后打出一本正本,校对无误后付之印刷。

    从1999年冬开始酝酿、2000年提上议事议程,到2001年11月完成族谱重修工作,共用了近二年的时间,耗时费力,我和宗弟吃了不少苦,我们没有要一分钱工资,全是无私奉献。

    2001年12月我们在文山北坊举行了隆重的发谱仪式,文山县的族人和远在东乡的族人都到了,大家开会、照相、会餐,第一次欢聚一堂,真是半个多世纪历史性一聚啊!会后我们给在岛省的大哥、三哥和南诏省张球、张平生寄去了族谱。

    这次修谱得到了三哥张学熙的鼎力支持,大哥张学有续写了“德贻千代,福衍万年”八代派号。三哥张学熙不仅带头捐款壹仟美元,还对族谱的篇章结构、史料编排、文字语言等,都一一作了审核和纠正,三哥对修族普真是一片真心。

    东乡张务龙叔叔也捐款壹仟元人民币,对族谱内容及编排作了较大修改,承蒙他写了《前言》,又取了新八代子孙派号:“继宗承训,修祜绥吉”,为族谱增添了新内涵。

    这次修谱,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起到了团结族人,激励后人,丰富族谱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撰写过程中,编委们殚精竭虑,历经艰辛,其中的苦涩只有我最清楚。族谱刊印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相片摆放不当,剪裁失误,这主要是印刷商排版时出现的纰漏,但我也有责任,就是最后审查不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