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母亲的心事

    第七十五章 母亲的心事 (第2/3页)

楼中燕。”(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后来母亲见彩仔已长大成人,与儿子的婚事已无望,就跟她说,你就自己找一个对相吧,也该成个家了。后来她自己相了对象,母亲感激她这几年的辛苦劳作,像对待自己的女儿风光出嫁,尽其所能,让她热热闹闹地嫁了出去。

    三哥这段没有缘分的婚姻,给了彩仔喜剧性的新生,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

    1946年,妈妈又在操心给老四——我(小名毛伢子)找媳妇了。我1928年5月出生,时年18岁。据说妈妈探访了许多人家,最后媒婆选择了家住水西金滩乡鄢坊井头村、我们张家远房爷爷的曾外孙女的后代。我那时正在天原鹭洲中学读高一,暑假的一天,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到我家,母亲像见到熟人一样与她说笑着。

    我好奇地望了一下,客人很陌生,从没见过,妇女四十来岁,小女孩大约十四五岁。吃中午饭前,妈妈拉了拉我的衣角,带我到内室,小声小气地说:

    “这是给你找的媳妇,你仔细看一下,看行不行。并再三叮嘱我,即使不乐意也不许发脾气,对客人要客气一点,……。”

    在饭桌上,我只顾自己吃,为了不失礼,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你们请吃菜”,又埋头吃我的。那位妇女的话真多,加上又喝了两盅,话就更多了。夸这女孩子如何能干、懂事,夸她脾气好、会体贴人、有文化(小学毕业)……夸得她女儿似乎是“天下无双,世上少有”,边喝边夸,说到得意时竟吐沫四溅。

    妈妈毫不在意,好像很开心,脸上堆满了甜美的笑容。我抬头望了望这小姑娘,圆圆的脸,高高的鼻梁,脸蛋还有点红晕,两条小辫子拖在身后,一身阳丹士林布衣服,罩在她健康的身上,显得很得体。她低着头,小嘴半张,慢嚼细咽着。妈妈不时向她碗里夹菜,说明妈妈很满意,她可能是初来,不好意思,斯斯文文,挺拘束的。

    我先放下碗,说了声“你们慢吃”就离开了桌子,于是坐在远处静观动静。等到那妇女酒醉饭饱,抹桌扫地时,那小女孩立马就接过抹布扫帚,干起活来,妈妈看了,笑容挂上脸庞。

    等一切都收拾好,妈妈叫我过来坐下,这时只见那妇女从胸前衣兜里摸出一张折叠好的红纸来,手一提,展开一张好长的礼单,上面写着:

    肉100斤、鱼30斤、鸡20斤、鸭20只……金银首饰3件、礼金5000元、四时衣服4件、鞋子4双,另,胭脂水粉钱100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