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母亲的心事

    第七十五章 母亲的心事 (第3/3页)

    两尺长的红纸,都写得满满的。我靠在妈妈身边,边看边觉得好笑,妈妈脸带笑容看了一眼那妇女,妇女也觉得不好意思。我生气地说:“这那是在说亲,是在卖女,比猪肉还贵。”妈妈瞪了我一眼,我生气地走了。

    母亲也觉得彩礼要价太高、太重,娶不起,就婉言谢绝了这门婚事,从此也没再提起此事。毛伢子的订婚没了下文,却惹得家人和左邻右舍把这事当成笑料,说我们家穷,说不上媳妇,母亲也感到非常内疚,因为家境困难啊,所以未能答应这门亲事。

    但对我来说,一点也无所谓,仿佛不是给我说媳妇似的,因为想到的是我还去考大学。

    妈妈为我们三兄弟的婚事操碎了心,到头来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哎!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呕心沥血为子孙啊!

    父亲在世时,我放学回来总是忙于拾辍菜地,我和蕙姐、宗弟扛水抗旱,精心料理菜地里的蔬菜。父亲尽力想法子改善家里生活,劳作辛苦也就成了平常事,所以蔬菜都能自给有余。平时没有客人来从不舍得买点荤菜,连豆腐对我们都是奢侈品,都不常吃,生活如此清苦,但一家人能和和睦睦,同甘共苦,其乐融融。

    妈妈由于长年累月的劳累,营养极度缺乏,接连生十来个小孩,不到四十岁就全衰老了,身子瘦得一把骨头,六月天还得穿棉夹衣,如此强打精神,以伟大的母爱精神支撑着这个家庭,抚养着我们长大。

    值得欣慰的是,1957年在她62岁时有幸去岛省大哥、三哥处,享受了20年的幸福生活,1977年逝世于岛省,安葬于岛北市,享年82岁。1957年一别,成为她与大陆子女骨肉的永别。

    我很对不起母亲,在她活着的时候不能供养一日,病危时未能奉侍汤药,入殓时不能守棺,安葬时不能临穴,鸣呼!我愧对老母养育之恩,我欠母亲的恩情太多了!父母都别我们去了,我只好给双亲画幅瓷像,供后辈们瞻仰,以寄托我及子孙对二老的缅怀之情。

    父亲、母亲一生慈祥,老实本份,与世无争,积德衍福,懿德懿范,庇荫子孙,到我写这本回忆录时,他们老人家的后代有:儿子四人,女儿四人,孙子十二个,孙女四个,曾孙六个,曾孙女七个。可谓子孙发达,兰桂腾芳,后继有人,是以告慰先人在天之灵。

    **************************************************

    《我这七十年》已经上传完毕,谢谢大家的关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