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先蹭一下

    第三十四章 先蹭一下 (第2/3页)

入了军方市场。说他们是玩山寨的老手,那是一点也没夸张。

    “总得试一试,万一能行呢?”苏远山笑眯眯的回答道:“不过现在先不谈这个,你们舟车劳顿,先安顿下来休息一下再说——你们不会是想着拿了光盘就想回去吧?”

    林永固也笑道:“自然不是。”

    “那请。”

    ……

    小舅和潘晓军带三人去楼上的涉外酒店,苏远山送到门口后直接回到秦为民的办公室,席小丁也离开他那张八百块的豪华椅子,来到这边和秦为民两人坐在会客沙发等着苏远山。

    “怎么说?”

    “只是随便提了一嘴,看那边的反应。”苏远山摸了一下嘴唇,撕了块干皮下来,笑道:“反正我们先蹭一下,让进就进,不让进拉倒。”

    听着这家伙开黄腔,秦为民和席小丁同时笑了。

    面对联电的要求,苏远山拉着秦为民和席小丁分析了很久,再结合苏远山的记忆,最终三人分析出一个结论——目前联电的芯片设计部门日子有危机感,迫切需要设计出NB的产品来奠定地位。

    Intel创始人之一的摩尔提出两年晶体管数量便会翻番的“摩尔定律”,已经被二十几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所印证。既然有一个被印证的规律能预言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作为主业是晶圆厂的联电就必须得考虑自己对晶圆厂的投入是不是能够支持自己追上摩尔定律。

    要知道,岛上可是有个把所有资源都投入晶圆厂的同行台积电。而且那个同行还野心勃勃,也得到了许多企业的支持,目前正在不断追赶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联电就不得不考虑加大对晶圆厂的投入——在苏远山的记忆中,联电确实是在95年就开始陆续剥离芯片设计业务从而搞专业的芯片代工。这些剥离出的部门里,有个选择了专注低端手机芯片设计的企业在后世异常夺目——它叫联发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联电也曾经在94年的时候“设计”出基于X86架构的CPU,只是因为没有拿到Intel的授权,无法上市只好作罢——很难说这是不是让联电在第二年便下定决心剥离设计业务的定锤之音。

    这里的“设计”,显然指的是山寨。

    苏远山已经有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