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欲将迷雾拨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五章 欲将迷雾拨 (第1/3页)

    次日,霍兴安和坛翁道别。霍兴安要去豁口村送别兀盏,坛翁则因为要远行,想回去安排一下杂事,他们约好三天后在中都的彰义门外相见。

    霍兴安回到豁口村后,发现兀盏的家中已经停灵待葬。

    兀盏的女儿见霍兴安回来,将他迎进堂中,告诉他兀盏已经去世了。

    “公子厚恩,但我爹没等到你来。”妇人向他深深拜谢。霍兴安不禁悯然。她拿出了一张纸来,递给霍兴安。

    霍兴安看那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四个字:令堂枉死。他疑惑的念了出来。

    “想必是公子的灵丹的作用,你走后我爹眼睛也亮了,嘴也能张开发声了。”

    “他说什么了?”霍兴安急忙问道。

    妇人道:“我们谁也听不清他说什么,声音太小太含混了,我们就喂了他水喝。我爹后来举起了手指,有人反应过来,就立即拿了笔给他,他用最后的力气在纸上划了这几个字,然后才闭眼走了。我想,这应该是留给公子的……”

    “兀老伯……”霍兴安叹了一声,又看了一遍这四个字,“你要告诉我什么呢?你的意思,难道是说,我娘是被人害死的?”他不禁一个寒战。

    他看了看妇人,轻声问她:“兀老伯在世的时候,可和你说过什么关于我娘的事情吗?”

    妇人道:“我爹在公子府上做事多年,一直受令堂关照,很是感激。我爹在世的时候,也总是说令堂是个对下人很好的夫人。至于我爹写的这几个字,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霍兴安握着这四个字遗书,觉得其中必有原因。

    妇人忽然想起了什么:“倒是有一件事,不知是不是和令堂有关。”

    “大娘请说。”

    妇人回忆道:“我爹说过一件事,发生在令堂去世的那天。”

    “哦?”

    “那天下午,我爹在公子府里,正送东西去厨房,看见丫环小翠神色慌张的跑来,没等他问,便看见勃术巴从后面追来,小翠对我爹说了声‘夫人她……’,还没说完,就听勃术巴对那个丫环大喊道‘你个死丫头跑什么’。小翠不敢停留,往前跑到厢房里,但那勃术巴追上去就是一掌。”

    “小翠被打死了?”

    “不知是不是打死了,接着勃术巴就把她抱走了。因为小翠是令堂的贴身丫环,我爹急忙去通知令堂,但是令堂屋子的门口有勃术巴的人把守着不让进,说夫人现在正睡着。后来不久,小翠在水井里被发现。家丁门都猜测勃术巴非礼了那个小丫环,小丫环才投了井。后来勃术巴也说她喜欢小翠,还给了小翠的家里人不少银子,将事情压了下去。”

    “可惜了……那,当时为什么勃术巴的人守着我娘的屋子呢,我记得院里还有别的打杂的婆婆呀?”

    “我爹就是因为这个,才觉得小翠死的很蹊跷。而且当天,直到小翠被发现死在井里,令堂还没有出来。后来勃术巴的人叫来我爹,让我爹速去请王御医来,说令堂身体不舒服。我爹请来了王御医,但御医没能救的了令堂,令堂当晚便走了……”

    霍兴安垂泪道:“自从我爹死后,我娘一直很伤心,身体也一直不好,王御医经常来,还开了很多药,我娘也不用,”他回忆道,“勃术巴和赤蚣他们都经常来看望我娘,勃术巴来的次数最多,他还将我送到学府里去,和阿不罕的孩子一起读书。”霍兴安叹息道,“我记得那天回来后,勃术巴抱着我就哭起来,赤蚣他们也来了,都抱着我哭。”

    妇人跟着他叹息。

    霍兴安看着那张纸:“但既然兀老伯留下这四个字,那我娘的死肯定有蹊跷。”他想起那个含糊其辞的王御医,心想,他一定知道内情,我应该再回去好好问他,不过,他就算知道些什么,也未必肯告诉我。他又想起妇人说的小翠的那半句话,心想那勃术巴当时是在场的,还派人守在屋前,我娘的死会不会和他有关呢?我这次来找兀老伯,实际上是想询问我爹过世前的事,他却留言告诉我关于我娘的事……

    “我爹留下了这四个字,一定是他知道些什么。对了,我爹还说过一件事,”妇人道,“小翠投井后,那勃术巴找到我爹,凶巴巴的问他,小翠和他说了什么,我爹不敢说,便摇头说没有,勃术巴半信半疑的对我爹道,你要是敢出去胡说八道,小心你的脑袋。”

    “那勃术巴真是蛮横无礼。”

    “令堂的后事完毕后,公子府里的家丁都散了,我爹想到勃术巴的话,心里害怕,就回到了乡里来,不敢再去别人府里做事。”

    “哎,难为兀老伯了……”

    霍兴安想到兀盏多年来对父亲鞍前马后的服侍,见兀盏已入棺,又掏出些银两来给妇人,表达心意。

    谢过了妇人,又向去世的兀盏拜了棺之后,霍兴安满怀愁绪的向外走去。现在,他心里又多了一个谜团。他感觉自己正站在茫茫的迷雾中,难辨过去,也难见将来。

    他心事重重的骑着马,慢慢向中都而去。

    他来到中都的旧宅处。母亲去世后,父亲的一个外亲曾在这里照看府邸,那外亲最近远行,只剩下落锁的府门。霍兴安骑马围着霍府绕了一圈,看着葱茏的庭树,和恋宅的鸟雀,思绪万千。他想进去摸一摸熟悉的石马、石桌,熟悉的廊柱、阑干,熟悉的一切……可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的眼神从迷茫萎顿慢慢的变得笃定坚强起来,他对空寂的庭院和屋檐说,父亲,母亲,儿子一定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抓住害死你们的人,为你们报仇!

    他打马向府外的大道驰去,像是要努力的摆脱心中的依依不舍,又像是要奋力的冲破眼前的重重迷障。

    三天后,霍兴安来到彰义门和坛翁会合。

    坛翁这次带了很多门人,浩浩荡荡的,像是举家西迁一样。他照例坐在摇摇晃晃的坛子里,自得其乐的抽着烟斗。他请霍兴安也进到坛里,霍兴安想起那坛里的腥臊味道,还是婉言谢拒了。

    坛翁想直接向西去,从西京地界过去,他问霍兴安的路线,霍兴安想去一趟抚州。坛翁觉得抚州离西京距离也不远,便和霍兴安同行,一起先往抚州去。

    霍兴安去抚州是为了再问一下那个王御医,顺便也想再见到苏大哥。坛翁道:“听说蒙古在攻打抚州。”

    “我离开抚州的时候蒙古刚退兵。”霍兴安问坛翁会不会担心蒙古再攻打抚州。坛翁大笑说:“霍贤弟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如果真的遇上了蒙古鞑子,那就多杀几个蒙古人。”

    霍兴安也会意的一笑。

    坛翁坐在众人抬举的坛子里,一路走的很慢,还经常停下喝酒休息。坛翁很贪杯,简直是无酒不度日。门下除了抬他的坛子,还抬着数罐好酒。坛翁感激霍兴安的回天丹,一次喝的痛快之后,便将霍兴安拉到一个树林里,要教他几招没见过的功夫。

    “霍贤弟,”坛翁道,“我坛翁的功夫,多是偏门邪门的多,本来想传些给你,但见霍贤弟为人正派,还是不要学这些邪门功夫的好,免得像我落得这样的下场。但我常年居于坛中,悟出了几个招法,这几个招法想来还有点用。”

    见霍兴安很感兴趣,坛翁便在林中演练起来。他运气,小步转圈,腰部以上旋动,胳膊与手作波浪状穿梭起伏,似如舞姿般柔动,看上去没什么威力,但是地面的落絮凋叶却随之旋腾而起,上方的树叶也仿佛被吸入一个风涡之中,叶尖纷纷指向坛翁抖动不停。坛翁胳膊一振,腾起的乱絮向四面激飞出去,树枝也回弹到树干上,哗啦啦作响。霍兴安也感到脸上有风拂过。

    坛翁换了身法,忽然倒立起来,这次是手掌撑地转圈,双腿在上旋动,同样的搅动起地上和枝上的树叶来。之后又用手抱住脚在地上转起来,霍兴安见转动中不断有掌甩出,竟然有些眼花缭乱之感,和那巨坛在地上滚动倒是很像。坛翁转了几圈,一个空翻立定,身下已无半个落叶。

    见霍兴安睁大了眼睛,坛翁笑道:“别看只有三招,但是当很多人围着你的时候,便会使得他们互相碰撞,不能自顾,他们的发力只能作用到他们自己身上。这里只有树叶,如果是人,那便会相互绊缠,躺倒一圈。”

    霍兴安赞道:“坛翁这三招很妙,不知叫什么名字?”

    “这三招是我在坛中思索出来的,至于叫什么名字嘛,我觉得应该叫旋天转地。”

    “旋天转地,这真的恰如其状,妙呀!”

    坛翁哈哈一笑。于是坛翁教霍兴安如何施展这三招,霍兴安很快学会了。但这旋天转地的招法里依然需要内力的自如运用,见霍兴安内力不足,坛翁道:“霍贤弟即使不能将围攻你的人都击倒,也能使他们手忙脚乱难以近身。”霍兴安点头。

    坛翁道:“这三招在混战中好用,但是遇到鹰王老贼突施冷箭的袖风刀,尤其是他多刀齐射的时候,就难以奏效了。静不如动,慢不如快,跑不如飞,向来如此。鹰王老贼几十年来,只练快刀一项,已经达到‘不见其刀,只听其声’的地步。”

    “我见你躲他的刀也很快。”

    坛翁道:“我是防着明处的他,而且还有坛子帮忙,他如果暗袭的话,我多半躲不过去。好在那老贼每次出现的时候,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